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六个聚焦”推动“十条措施”落实

保定优化接诉即办提升群众满意度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5-31 08:29

保定晚报讯(记者陈叶)5月30日,记者从我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12345热线受理量由2021年的130万余件次上升到2023年的222万余件次,热线群众诉求受理量大幅增长。通过“六个聚焦”推动“十条措施”落实,保定不断优化接诉即办改革,提升群众满意度。

为切实提升接诉即办的后半篇文章,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市研究制定实施了《关于提升热线办理质效和群众满意度十条措施》,以提升热线办理质效和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围绕热线运行机制、基础支撑、工作保障等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

聚焦急难愁盼,强化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接诉即办工作,今年将接诉即办列入市委深改工作重点,市委改革办跟踪督办。同时,将接诉即办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及市直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和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各分管市领导每季度专项调度,对疑难复杂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分析研判、解疑破难,建立了解决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

聚焦形成合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推行“吹哨报到”,通过对基层单位赋权,使“吹哨”有职、有权,部门“报到”及时、有效,着力形成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对跨区域、跨部门疑难复杂问题,由基层单位“吹哨”,提议召开党建联席会,包联县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应哨”,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县(市、区)解决不了的问题,市直部门“应哨报到”,市县协同,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聚焦提质增效,加快办理速度。对驻保中央、省属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增设账号,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为缩短群众诉求的交派时间,提高办理效率,派单“过站不停车”,对权责清晰、属地明确的工单,由市热线办派到二级单位(县市区政府)的同时直派到三级单位(乡镇)。严格落实首接负责制,属于职责范围的,承办单位要按时办结;认为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说明理由和依据,及时退单,市热线办审核后同意退回的,由市热线办及时转派,不同意退回的,由该单位继续办理,不得二次退回。

聚焦数助决策,做强基础支撑。目前,我市建设了多渠道受理、一平台交办、数字化监督、群众可感知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动态展示承办单位办件量、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考核考评情况,承办单位定位具体工单。完善“热线+纪委”工作模块,进一步健全“日通报、周汇总、月分析”工作机制,充分挖掘热线大数据,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形成了电动车、燃气等专项报告,助力科学决策、精准施策。

聚焦以考促办,压实工作责任。将各市直部门、各县(市、区)考评结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同时,群众诉求涉及多个部门的,根据职责,区分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实行“联办联考”,促进相关单位各尽其职,同向发力,共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群众满意,配强工作力量。成立热线服务中心,充实市热线办人员力量,提高热线受理、交派、督办、考评、数助决策和运行管理水平。市热线办对市直部门工单办理情况进行全量回访,各县(市、区)按1:2.5万常驻人口比例配备热线工作人员,负责本区域全量回访,不断提升群众诉求解决率和满意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