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收藏>

百子嬉戏庆佳节

——两件婴戏纹藏品赏鉴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6-01 10:18

清代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
清代粉彩百子婴戏凤耳瓶。

▢雨林

“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全世界的孩子们以各种方式欢度自己的节日。中国古代虽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是很多传统节日都可以看到孩子们享受快乐童年的身影。这些也被古人以婴戏纹的方式刻绘在各种作品之上,如今收藏在各大博物馆里,童趣横生,令人赏心悦目。

从晋代开始,儿童形象就已纳入绘画、陶瓷制品、家具等题材中。婴戏纹又称儿戏纹或童戏纹,它以孩童戏耍为题材,充满童趣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婴戏纹,从最初的一两个孩童玩耍发展到百子嬉戏,做到了千人千面,神态各异。

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有一件清代粉彩百子婴戏凤耳瓶,表现了一群眉清目秀、雪白粉嫩的小童敲锣打鼓、燃放爆竹的节庆嬉戏景象。瓶为盘口,长颈,溜肩,长圆腹,瓶底圈足外撇,足底露胎,瓶颈部为圆雕蓝色双螭耳。

该瓶体量巨大,造型颀长。全器采用凸雕工艺并施以粉彩釉,故纹饰秀美,色彩艳丽。瓶里为绿釉地,口沿描金,口外沿彩绘一圈粉、黄、紫、绿等色如意云头纹。瓶颈部以白釉地为主,凸绘有红色蝙蝠图案,寓意“洪福齐天”。肩部、腹部凸雕百子娱乐图案,楼阁秀石,围栏院落,松树芭蕉,庭院前人来人往,百童身着各色服饰热烈嬉戏,有的舞龙耍狮,有的负鼓击钹,有的提灯观看,有的点炮燃鞭,一幅喜气洋洋的欢乐场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代早期的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箱方形,两侧有鎏金凤纹铜环,正面及顶为可抽插的门,内装5个大小抽屉。除箱底外,其余各面及抽屉的外立墙均为黑漆地,上用薄螺钿及金、银片嵌成庭院婴戏图,共有幼童100名,组成“百子图”。箱边及抽屉四边均用细壳沙组成边饰图案,画面上螺钿与金银光泽相互辉映,光彩夺目,其画之工、裁切之巧、嵌制之精令人赞叹不已。采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在一件漆器上贴嵌出多种纹饰的做法,《髹饰录》中称之曰“斒斓”。此法在清初发展到高峰,螺片剥离如纸,裁切精细,拼合巧妙,镶嵌也更加精细。这件精美的螺钿加金银片器物便是这种工艺辉煌时期的杰作。

古人描绘的婴戏纹都是婴孩参与传统节日习俗、日常娱乐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的场景。“最喜小儿无赖”,以无忧无虑的婴孩为载体,充分表达了古人对吉祥福瑞生活的美好祝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