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4-06-02 08:36
□保定日报记者 刘亚辉 通讯员 杨 瀰
高阳县小王果庄镇傅家营村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光村容村貌建设得好,日常管护机制也很完善,实现了村庄由“建好”向“管好”的二次转变。
夏日阳光尽洒,一如傅家营村村民建设家园的决心和热情。
5月26日,微风拂面,走在傅家营村平坦笔直的柏油路上惬意悠然。在该村党支部书记张顺增的讲述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傅家营村近几年的喜人变化。
傅家营村距高阳县城8公里,全村308户875口人。“以前的傅家营村晴天土、雨天泥,坑塘臭气熏天,街巷垃圾遍地,没有广场,更没有游园。” 张顺增告诉记者,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状况,村两委带领干部群众全面展开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在整治过程中,该村充分征求老党员、乡贤及广大村民的意见建议,村两委制订统一的整治标准,并动员村内企业、群众积极参与。村里两家毛巾厂、一家窗纱厂三家企业主动捐款8万元,村里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40余万元,主干道路修建、坑塘治理等工程快速推进,干得热火朝天。该村还整合村内闲散土地,成立了顺启土地合作社,发包流转土地300余亩,村集体收入达到52万余元,为村庄建设做足了资金保障。
如今,傅家营村已破茧化蝶。漫步村中,村巷干净整洁,房屋外立墙面整齐划一,文化墙生动形象;15处小菜园、小果园,种植的瓜果蔬菜有专人打理,郁郁葱葱;2000余棵景观树枝繁叶茂;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该村专门搜集闲置农机具,打造了农耕文化一条街,独具乡土特色;由老旧宅院改造而成的乡村记忆馆,铁锨、大镐等传统农具尽显乡愁乡韵。
“村庄建设好了,管理维护必须得跟上。”张顺增深知这一点,“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人人都参与进来。”在傅家营村,绿地、游园均由村民认领,实现管理维护常态化。76岁的老党员付学信认领管护乡村记忆馆,他每天早晚各一趟,打扫卫生,打理花草。“从家步行10来分钟就到了,很方便,村里把任务交给咱,咱就得管好,不能掉链子。”付学信说。
村民们每周五早上自发出义务工,以街巷为单位清扫房前屋后。为激发村民参与热情,该村根据村民参与程度进行积分管理,每季度为积分较高的农户发放洗衣粉、电水壶等小礼品。“环境维护靠大家,村里干净了,住着心里也畅快。”村民孙玉娥快人快语,是村里出义务工的积极分子之一。
傅家营村深化网格治理。“全村划为4个片区,选配8名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担任专职网格员。”张顺增介绍。专职网格员与环卫工人合理分工,每天巡查网格内卫生,发现垃圾杂物及时清理,保证村庄全天候干净整洁。
为营造良好家风、村风,傅家营村每年都举办美丽庭院、文明家庭、最美儿媳评选,截至目前共创建美丽精品庭院56户,评选文明家庭22户。近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精品村、河北省卫生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北省三星级平安建设示范村和保定市文明乡村,2023年被中国农村杂志社评为和美乡村百佳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