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天气渐热 防蚊虫攻略请收好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6-06 08:32

端午节小长假临近,不少人打算去户外郊游或野营。随着天气渐热,蚊虫活动也更趋活跃,被叮咬后不仅痛痒难耐,一些蚊虫还可能导致传染病或严重感染。这份防蚊虫攻略助你安然度夏。

这些虫类需要警惕

“以前蜱虫的活跃时间是6月到9月,随着全球气候暖湿化,现在从4月到10月都要进行监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邹洋说。

资料显示,蜱虫可以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一些相对更少见的昆虫伤人也不含糊,比如隐翅虫。隐翅虫有强酸性体液,如果被“拍死”体液就会释放在人的皮肤上。因此不要直接拍打,可以用胶带粘、用多层纸巾按,不要直接接触虫体。放一盆清水并滴入风油精,能对隐翅虫起到诱杀作用。

还有一种外形与蚊子相似的昆虫白蛉,在我国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北的农村地区,5月到9月进入活跃期。白蛉通常栖息于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喜欢在黄昏到黎明前吸吮人血,是传播黑热病的主要媒介。

蚊子叮咬不容小视

蚊子是夏天最常见的毒虫,也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者,比如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传播乙脑的库蚊和传播疟疾的按蚊。

“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也称黑斑蚊、花斑蚊,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邹洋说,伊蚊的特点是主要在白天叮咬吸血,家里尤其要避免积水,即使是干净的存水,伊蚊也能在其中产卵繁殖。

对于驱蚊产品的选用,受访专家表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可以使用避蚊胺,其对蚊子之外的很多其他昆虫也有驱避效果。儿童选用驱虫剂,避蚊胺浓度不要超过30%,要注意避免喷到面部和误服。

孩子和宠物尤其需要做好防虫

夏季人们穿着凉爽,户外活动增多,喜欢去草丛、树林玩耍的孩子和宠物,相对更容易受到蜱虫侵害,做好防护很有必要。

野外露营、徒步时尽量穿浅色光滑的长衣长裤,能扎住裤脚更佳。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防蚊产品也能起到减少蜱虫叮咬的作用。在草丛、树林等地活动后,家长要重点检查孩子耳后、脖子、腋下等部位,看看有没有新增的“小黑点”。

专家还提醒,宠物狗从公园、野外玩耍回来后,也要仔细检查其身上有没有蜱虫附着,长毛狗要拨开毛发检查,如被蜱虫叮咬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蜱虫随宠物狗进入家中。

如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要强行拔出,可以用红霉素软膏覆盖整个虫体,使其窒息死亡,约半小时后再用镊子将其垂直拔出,注意检查是否还有口器残留。(林苗苗)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