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种粮大户的丰收账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06-21 11:58

□保定日报记者  葛淑霞  通讯员  杨凯捷

风吹麦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眼下,易县11.39万亩小麦进入收获期。6月16日,在易县高陌镇高陌村种粮大户姚永志的麦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作业,麦穗脱粒、秸秆粉碎同步进行,一条龙机械化作业让夏收变得高质高效。

“选择在小麦蜡黄期时精准收获,这时籽粒饱满、机损率低,每亩地能多收50斤麦子。”姚永志说:“小麦早收后,第二季的玉米能早种一星期,秋收时平均每亩还能增产100来斤。”

姚永志是易县高陌镇有名的种粮大户,能吃苦、爱钻研,他通过订阅农业科技报刊,请教农业技术人员,学习相关知识,成了种粮行家里手。如今,易县志良(姚永志)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200亩,配备了条播机、收割机等专业农机设备。姚志永粗略算了一下账。“现在种田,政策给力、机械增效、科技提质,今年种的小麦品种乐土808、济麦23,秆矮、穗大,通过科学管理、无人机‘一喷三防’科技助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平均每亩地盈利600元,去年带动村集体、农户增收100多万元。”

“种粮大户算的是增收的经济账,政府要算粮食安全的大账。”易县高陌镇党委书记赵磊说,高陌镇立足农业重镇实际,通过土地托管实现规模化经营,减少成本费用,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粮食产量,该镇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流转和托管的一万亩土地年增产粮食约25万公斤。

近年来,易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推广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配套良种良法,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小麦产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