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李光宇时间:2024-06-27 08:57
1981年的一天,正在驻保某部服役的莫言收到一封《莲池》编辑部的信,编辑希望他到编辑部面谈稿件修改问题。莫言看罢信又想哭又想笑,激动的心情难以名状。第二天,他向部队请了假,坐上长途汽车颠簸了三个半小时,来到位于保定市秀水胡同的《莲池》编辑部。 1981年秋天,保定市文学期刊《莲池》(第5期)在头条位置刊发了莫言那篇带着“荷花淀”味道的小说处女作《春夜雨霏霏》。
以上是2012年10月11日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保定晚报》刊发的文章,记述了莫言与保定的渊源。莫言说:“我的文学故乡应该是山东高密加上河北保定。”
秀水胡同是位于西大街的一条十字形胡同,北通市府前街,西通永华北路,彼时《莲池》期刊编辑部就在秀水胡同宋氏宗祠里办公。
宋氏宗祠位于秀水胡同中段路东侧,是清苑县樊庄村人宋彬所建。因与“北洋三杰”之一的王士珍交谊甚厚,在北洋政府时期赴北京督建南苑兵营的宋彬一直心念故乡保定,同期在保定秀水胡同建造了64间房舍的宋氏宗祠,1922年落成竣工。宋氏宗祠有五进院落,从外貌看,气势宏伟壮观,其双层屋脊,磨砖对缝,青砖大瓦房很是醒目。从内部看,砖木石料,精雕细刻,堂、房、厅都以粗大的汉白玉石柱支撑,用料考究,工艺精湛,中西合璧,堪称古城建筑中之精品。宋氏宗祠绝大部分在1990年左右被拆除,在周围建起了现在的永华园小区。今天看到的宋氏宗祠只是原64间房舍中的一小部分,现为保定作家群纪念馆。
保定作家群代表人物梁斌曾下笔写过秀水胡同:在秀水胡同东侧,宋氏祠堂北边,那是源生当,带钉的铁门,一人多高的砖柜台,典当人当物均得跷脚扬手递当物。
保定至清朝末年有当铺7家,1912年3月1日北洋兵变波及保定,保定典当业罹祸全部倒闭。后来,湖北督军王占元出资在保定红关帝庙开了一座名为济世质库的当铺。
到1925年,保定共有秀水胡同源生当等7家当铺,1931年,保定的当铺又发展到16家,1936年成立典当业同业公会。
典当是一种以财产为抵押的借贷业务,开设在秀水胡同的源生当就是老保定典当业中的佼佼者,整个院落墙垣高固,上有雉堞,正门轩敞,钉嵌铁裹,异常坚固。源生当有10多名伙计,职责明确,朝奉、司簿、管库、巡夜等人员业务娴熟认真,这些人上班一年回家休假一个月,平时过集体生活。
典当的特点是抵押借贷,如果没有抵押物则借贷受限。而银号作为私人金融组织,在办理私人存放款和汇兑业务方面较之当铺具备先天优势。1850年左右在秀水胡同成立的天津鸿记银号保定分号是保定银号业的开端。1935年3月保定银钱业同业公会改组时从业人员共计210余人,其中本立源最多,有23人,其次瑞生利21人,益丰厚最少,有10人,此时为该业最兴旺时期。这些银号分布在城隍庙街,东、西、南、北大街和秀水胡同,其中秀水胡同银号最多,当时,宋氏祠堂成了天昌银号,对面是义恒昌银号,西胡同路南还有家蚨兴银号。金融业异军突起,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秀水胡同南口到中间,成衣局、裁缝铺有三家,西边有洗衣坊,东边有洗皮货的铺子,各种衣着连做带洗,一应俱全。东胡同口外有两家纸店,从窗户纸、粉连纸、元书纸到手纸应有尽有。
老保定的发展得益于人、物汇聚,资金融通,更得益于信息交汇。古代邮驿为官办官用。民众要想“以邮传情”,只有另觅途径。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保定城内始办民信局,至光绪卅二年(1907年)民信局计有11处,“三义成”民信局设在秀水胡同。民信局的规模大小不一,多的几十人,少的二至三人。民信局领取各地寄来的信件亦不必携回信局,即由脚夫沿途分送,以期迅速。信件种类除普通、挂号信件外,另有“火烧信”“羽毛信”“么邦信”三种。“火烧信”以火烧其一角表示必须迅速送到;“羽毛信”以鸡毛插在信封上,亦须加急快送;“么邦信”必须特派脚夫郑重专送。民信局服务周到,商民赞誉,发展迅速,成为大清邮政、中华邮政的竞争对手。
保定邮政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局址设在关帝庙街红关帝庙内,在经营管理上实行“裁撤驿站、限制民信业、加快增设局所、扩大业务范围、争取经济自给”的方针。直隶省会于1913年由保定迁至天津,当年保定邮政局局址迁至西大街秀水胡同路西,直到新中国建立初期。虽是卧砖到顶的一色平房门面,但有白帆布遮阳的洋式门窗,在当时仍是够气派的。门口西侧常年有几个代写书信桌摊,堪称此处的独特景观。还有一个趣闻:在组织骑差邮路时必经负责人亲自试跑测试之后规定时限,如超过规定时限,每半小时对承办人罚款一元。由于邮政在创办之时就重视速度和可靠性,因此业务量高于民信局。1934年,保定民信局被全部封闭。
老保定320多米长的秀水胡同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宛如一条河蜿蜒向前。今天站在岸边追溯回望,一幕幕历史画卷展现眼前。秀水淙淙,如鸣珮环,这些藏在老保定“皱褶”里的细节让我们有幸在喧嚣纷繁中静听历史的足音。
参考书目和文章:
1、从《莲池》走向世界 《保定晚报》2012年10月13日A03版
2、《保定是我文学起步的地方》 莫言
3、《我所知道的保定“宋氏宗祠”》 马永祥
4、《保定作家群:难以逾越的高山》 李金明
5、《直隶军阀史略》 郑志廷 张秋山
6、《保定金融志》
7、《保定邮电志》
8、《保定房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