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与主要 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07-09 11:01

中国人民银行“预告”的借入国债有了新进展,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达数千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而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此举释放出中国人民银行卖债已步入实操环节的关键信号。在市场人士看来,借入国债将为中国人民银行未来卖出国债提供“弹药”和“空间”。而区别于市场此前判断的中国人民银行会先启动“买”国债的操作,本次“借入”国债意味着央行会先进行“卖”的操作。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最新进展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国债借入操作乃至后续卖出国债的方式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本次借入国债的主要目的是今后择机将其卖出,释放货币政策信号、促进长期利率品供需的平衡,并以此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部分投资者曾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并未持有太多长期、超长期债券,大抵处于“无债可卖”的境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开展国债借入操作的方式便轻松化解了上述的障碍。

“这预示着中国人民银行进入稳债市实操阶段。”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相关举措将对市场流动性和债券市场供给构成影响,加之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将有助于为长债市场降温。

而关于借入的具体方式,明明分析称,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信用方式借入,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不会向融出国债的银行提供质押品,借券的过程将不会实现流动性投放。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表明将采用无固定期限的借券方式,意味着其对收益率曲线的调控将不会局限于某一期限品种。相较于防止长端收益率过低,中国人民银行的意图或在于完整调控一条斜向上的收益率曲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信用方式借入国债”意味着无需提供质押,借入过程操作简便,而“无固定期限”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在卖出借入债券及后期偿还债券过程中有充分自主权。

问及中国人民银行将在何种条件下开始卖出国债,王青判断,这将主要取决于下一步中长期国债收益率走势以及未来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若下半年经济和物价水平保持温和回升势头,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低于政策利率中枢20个基点以上,中国人民银行就有可能实施一定规模的国债卖出操作,直至将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适度波动范围。

回顾看,今年4月以来,债市强劲上涨,国债收益率不断走低,各期限债券收益率皆突破关键点位。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喊话提示长债的期限错配风险和利率风险,并呼吁市场理性交易。

7月1日,在国债收益率创下新低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称,将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业内人士彼时分析认为,该操作有助于为过热的债券市场降温,稳定债券市场利率,同时防范机构不理性的投机炒作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期在2024陆家嘴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启示我们,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据《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