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保定市政法领域改革成就综述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7-23 08:50

莲池区五尧乡坚持弘扬“枫桥经验”,有效化解群众纠纷。

□保定晚报记者 刘琦 王艳娇

保定市入选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莲池区五尧乡荣获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先进乡镇,全面落实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打造“智慧法院”,创新推出执行四大公开工作,成功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直隶公证处首创“公证+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这是保定政法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生动缩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保定政法系统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顺时代之变、应群众之盼,统筹推进深化政法领域改革,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统筹推进政法领域改革  构建运行高效职能体系

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促进政法事业长远发展的一把钥匙。

市委高度重视政法领域改革工作,坚持高站位谋划布局。每年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和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专门对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年度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市委、各县(市、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下设社会(司法)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统筹推进政法改革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专项小组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和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我市政法改革工作。

健全运行机制,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完成党委政法委、检察机关、法院系统和司法行政部门机构改革,严格执行机构编制职数框架,明确部门职责边界,推动内设机构整合、业务融合,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严格落实员额法官、检察官入额退额机制,扎实推进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等级确定和晋升工作,确保法官、检察官依法行使独立办案权。

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全市政法系统聚焦政法领域关键环节,强力突破制约改革瓶颈问题,采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方式抓落实。随着一项项改革举措、保障措施落地,保定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全面铺开。

规范权力运行  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

针对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保定政法机关牢牢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

创新服务模式,铸就法治基石。

“三源共治”——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构建“1+8+N”多元解纷工作体系,广泛吸纳社会各界调解资源,拓宽解纷渠道,调解成功率达到66.71%。通过“法官进基层,创建无讼村”活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密切联系群众,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人民法庭建设——打造“枫桥式”品牌的法治名片。制定“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方案,明确创建重点,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阜平法院城南庄法庭成为最高人民法院肯定的典范,不仅是我市司法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激励着全市法院系统向着更高标准迈进。

诉讼服务优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法治进步。依托“12368”诉讼服务热线,市法院系统提供高效咨询服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上门+”诉讼服务,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体验。

数字赋能提升司法效能——打造“数智法院”的法治飞跃。全市法院系统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实行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提高归档效率;深化“智慧执行”模式,搭建新版一体化审判监督制约平台,用数字技术的力量,推动司法工作迈向更高层次。

创新司法实践,提升办案质效。

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执法办案质效提升年活动,通过多轮次、高标准执法检查、案件评查,查找执法司法办案过程中的瑕疵问题,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固强补弱、举一反三,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办案质效。

重构侦查一体化机制,市检察院制定了《统一调用全市检察人员办理案件工作规程》,组建专门办案团队,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运转高效顺畅的侦查一体化办案模式。

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准确把握企业合规案件及第三方机制适用条件,营造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构建法治屏障。市检察院开展了以“呵护青春,护蕾成长”为主题的“护蕾工程”,打造了“普法先行”“临界预防”“重拳严打”等八项子工程,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构建全方位司法保护体系。

打造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试点,探索非羁押机制。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试点单位,保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通过数字化赋能,积极探索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机制,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非羁押诉讼模式。

深化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加强权益保障。市检察机关开展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目前已在市县两级院书面通知辩护148人,有效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促进了司法公正。

扎实开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集中行政复议职责,高标准建设行政复议大厅,强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新招录12名公务员补充到行政复议中心,有效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提升了司法效率和公信力,也展现出新时代我市政法机关在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方面的积极作为。

改革优化公共服务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2024年4月9日,在保定市莲池区百楼镇学苑街,贾某与崔某驾驶的小型汽车因同车道行驶时,后车与前车未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发生事故,从视频报警到责任认定,仅用6分21秒,其中取证用时5分21秒、责任认定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用时仅1分钟。

从2023年5月11日开始,视频快处模式在保定市主城区运行以来,保定市视频快处占简易程序事故的92%,占有效事故警情的70%。今年2月份,全国“视频快处”使用占比超过90%的4个城市中,河北省邯郸、保定、张家口分别位居前三,使用比例全国领先。

自2020年起,保定交警积极创新并推进“智慧交管”建设,率先打造“一体化指挥平台”,实现了对交通运行态势的实时掌握、警情处置的“高效化”、勤务管理的“精细化”、指挥调度“实景化”。目前已对主城区主次干道221个路口信号灯实现智能信控,26个路段实现动态绿波协调控制,32个路口、56个方向实现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等功能。主干道行车速度每小时提升3.3公里,停车次数降低26%,主城区通行效率同比提升7.6%。

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保定政法机关全面深化公共服务改革,努力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让改革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保定政法领域改革已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执法司法制度更完善、执法司法行为更规范,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更健全,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人民”二字,重如千钧。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始终是政法改革永恒不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年回望,我们深刻感受到,全市政法系统正在用实际行动兑现改革诺言,一系列接地气的改革举措,得到的是群众拥护,收获的是人们对政法改革的由衷认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