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7-26 08:10
保定晚报讯(记者李鹏)“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保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保定市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共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相关情况。
双拥模范城的创建始于1991年,保定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成为全国首批十个双拥模范城之一,并连续九届获此殊荣,这是军政军民携手同行获得的共同荣誉。今年7月2日至5日,“全国双拥模范城”省考评组对保定市、高碑店市、涿州市进行了检查验收,对保定双拥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积极构建坚实稳固的双拥工作格局
多年来,保定市时刻牢记“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始终将创建“双拥模范城”视为政治荣誉,军民一心,拼搏竞进,积极构建坚实稳固的双拥工作格局。
保定市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意见》,围绕拥军支前、国防教育、战备交通、优待抚恤、安置就业、军民共建等9个方面,分别出台细化落实方案,从制度上保障了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保定双拥工作落实机制。
全力支持驻保部队备战打仗
多年来,保定市始终坚持从军地“一盘棋”出发,围绕服务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力标准,突出练兵急需、改革急用、官兵急盼,把“部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力支持驻保部队备战打仗。
对接“前方前线前沿”,服务备战打仗。组建市县两级军事斗争准备领导小组,构建军地联合应急指挥体系,完善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大力支持保障部队遂行演练演训、跨区机动、反恐维稳等多样化军事任务。连续四年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活动,保定市军供站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军供站。
解决“急事难事大事”,助力改革强军。扎实开展“我为部队解难题”“我为军人办实事”系列活动。协调解决军用土地确权、安置住房登记办证、老旧小区改造等各类事项,让驻保部队安心练兵备战。今年5月,保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被中部战区七省(市)评为“涉军维权工作先进单位”。
聚焦“后方后院后代”,消除后顾之忧。保随军家属就业方面,2023年妥善安置随军家属88人,对未就业期间的随军家属落实了500元/月的安置补助。保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方面,出台《保定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试行)》,2023年军人子女享受教育优待129人。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自开馆以来预约火爆,今年3月为军人军属开通了快速通道,提供专业讲解服务,累计接待官兵、军属、子女等3000余人次。
全面营造浓厚的双拥社会氛围
近年来,保定市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持续拓宽双拥共建范围,有效激发全社会拥军热情,营造了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扮靓“双拥城市”。坚持将双拥红色基因,融入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血脉。按照“一地一品牌、一街一特色”的思路,建成双拥主题场所56个。打造了主城区环城水系马拉松双拥特色赛道,建设了“向英雄致敬馆”“太行博物馆”“八大岭航空博物馆”等一批特色国防教育博物馆。“双拥+N(馆园场街廊林湖桥)”场所建设实现市域全覆盖,走出了社会化拥军的“保定实践”。
厚植“双拥文化”。作为“全国军民共建发祥地”,保定创新形成思想理念共融、发展成果共享、荣誉激励共促、人才队伍共育、社会治理共管“五项机制”。2023年共举办双拥主题座谈会、军营一日、军民植树、军地联谊、军地体育联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200余场,军地之间月月有活动,期期有主题。
讲好“双拥故事”。结合双拥模范城创建,保定市开设媒体“军民共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专栏、编印英烈丛书、开展“老兵故事”宣讲,大力宣传各条战线双拥共建先进典型。涌现出了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王启发,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杨占新,《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张志国等一批模范人物。保定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被评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形成了尊崇军人的社会“新风尚”。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多年来,保定市始终坚持“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坚决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把各项保障服务到位。
阳光安置方面,市委、市政府把退役军人作为建设新保定的重要力量,积极接收、妥善安置。转业军官99%安置到机关和事业单位,退役士兵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占比90%以上。
同时,高质量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狠抓培训赋能、平台搭建和创业扶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已成功帮扶60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
温暖优抚方面,全市10521个公共服务领域和场所,落实了“军人、退役军人优先”待遇。2023年足额发放各类抚恤补助资金5.96亿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99亿元,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3416份,发放奖励金592.75万元。全面落实军休人员“两个待遇”,建设河北省示范型军休服务管理机构7家,高标准建设军休老年大学,军休机构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二。
精心服务方面,保定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保定老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全市4800余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10万余人次。建成5871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在全省创新开展星级服务中心(站)评定工作。
军地和谐共建,汇聚建设品质生活之城的强大合力
多年来,驻保部队广大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家乡,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维稳安保等重要任务,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贡献了重要力量。
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2023年3月涞源森林山火扑救中,驻保部队和民兵应急连连续奋战6天7夜,扑救山火、看守火场、帮扶群众,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2023年7月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中,驻保部队、民兵和退役军人挺身而出、向险而行,和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共同构筑起抢险救灾、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
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军队各级积极对帮扶村受损的桥梁、堤坝、道路等项目进行援建,帮助受灾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在乡村振兴中,82集团军积极帮扶村发展种植、养殖、光伏发电等项目,大力开展消费帮扶,让保定山货搭上军供直通车。军分区开展产业帮扶、修建爱民道路、建设双拥广场、开展医疗义诊、援建学校,积极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驻保部队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会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组建了应急处突分队,积极参加军警民联防联治,协助地方打击犯罪分子和黑恶势力,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中,82集团军深入开展军地基层党组织互学互帮互助互促活动,为帮扶村发放学习书籍,培养“兵支书”。军分区协调共青团中央光华基金会,向涿州受灾学校捐赠图书,为国防示范学校建设“国防书屋”,在阜平八一学校开展全国“八一爱民学校”国防和军事特色项目试点建设,相关做法被《全国双拥工作简报》刊发。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定市将持续深入做好支持新时代改革强军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全面做好拥军优属服务保障,奋力开创保定市双拥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