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08-09 10:56
□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通讯员 房 嵩
保定市政协孔淑茵委员工作室,坐落于博野县文化馆,现有成员10人,其中包含市县政协委员6人以及市作家协会会员4人,同时还与100多位文化界代表人士保持着常态化联系。该工作室自2023年挂牌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艺润心”的理念,充分发挥界别优势、行业资源以及委员专长,累计组织学习交流会15次、座谈会8次、微协商7次、文史书画展1次,深入界别群众考察调研7次,收集意见建议200多条,借助这一平台,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不仅“有形”,而且更加有效。
整理宣传,弘扬地方文化
“颜元主张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道德的人才,强调实才实德的重要性,这对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启发……”日前,孔淑茵委员工作室召集人孔淑茵给博野县中小学教师、政协委员和对博野文化感兴趣的人士上了生动一课。颜元作为博野县出身的清朝初年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以及颜李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为传承颜元的实学思想精华,工作室先后举办了《颜元的时间线》《颜元的义利观》《颜元的教育思想》等众多主题讲座和交流会。不仅如此,由孔淑茵主笔,相关委员和爱好者协助完成并出版的《实学大师颜元》一书,更是为深入挖掘颜元文化资源、弘扬颜元思想贡献了重要力量。当前,工作室联合博野县文化馆正在创作颜元舞台剧,致力于将颜元搬上舞台,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颜元思想。
寻碑拓碑,留存历史记忆
历代碑刻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珍贵的历史遗存。为存史资政、延续文明,委员工作室牵头组织发动界别群众,踏遍博野各村各处寻碑拓碑,为丰富地域文化资源积累了宝贵财富。工作室先后精心整理现存石碑碑文25篇、墓碑和墓志铭26篇、抗战历史纪念碑碑文6篇以及其他碑刻碑文24篇。例如,《明处士徐公还金井碑记》石碑乃明代万历年进士、礼部尚书冯琦所撰写,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因常年遭受风吹雨打有所泐损。在群众反映相关情况后,委员工作室迅速组成专题小组,对拓取的碑文进行繁体字辨析、加注标点,并附上参考译文。在此过程中,界别群众积极参与考证,提供诸多极具价值的历史资料。寻碑拓碑的行动不仅挽存历史文化,还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贴近群众,开展特色活动
委员工作室深知文化活动对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在博野县梨花节期间,工作室联合曲艺等6个协会组织开展了百姓艺术展演系列活动,邀请歌手、戏曲家、书画家、手工艺者进行现场表演,获得更强烈的体验感和互动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委员就在身边。
谈及未来规划,孔淑茵表示:“我们将立足界别特色,选取切口小、落点实、委员擅长的议题,力求使委员工作室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为繁荣当地文化事业不懈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通过一系列特色履职行动,保定市政协孔淑茵委员工作室在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当地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