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4-08-27 08:12
坐落于群山环抱中的河北青青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 郭雨航 摄
□保定日报记者 葛淑霞
恒温恒湿的鸡舍没有异味,2万余只蛋鸡有的在钢架间鸣叫,有的在稻壳里刨食,有的在百米长的钢架上飞奔,还有的干脆遛达到鸡舍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8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易县西山北镇长峪村的智能控制福利化蛋鸡养殖企业河北青青农业有限公司。
什么是福利化养殖?公司董事长周学峰介绍说:“福利化养殖就是给蛋鸡提供舒适的养殖环境和必备的设施,比如在鸡舍建休息架,产蛋箱里铺上草垫,让蛋鸡能飞能跑能休息,复原鸡在自然环境生长的天然习性。”
在养鸡行业深耕30余年的周学峰已经成长为科学养殖方面的一把好手。在他的鸡舍内,照明控制可以调光,模拟日出日落的过程,恢复蛋鸡白天活动晚上休息的习惯;智能环控设备,当室内温度高于28℃时,水帘会自动开启上水降温,侧风窗开口大小也由电脑控制自动开合,减少温度应激和鸡群生病机率。除了智能环控设备,他的鸡舍内还搭建有自动清粪输送带,保证鸡粪不落地,清理起来干净彻底,产蛋箱下的自动输送带可将鸡蛋直接运送到仓库,既节约了时间又省去了人工。
今年52岁的周学峰,19岁就到北京一家养鸡场去学习养殖技术,2年后回乡自主创业。“2万只鸡一天喂食4次,只要在电脑上输入好时间数据,就不用管了。在手机上可以随时监测控制,一个鸡舍只要一名工人就够了。”周学峰告诉记者,福利化养殖是他从陕西学回来的国际先进的绿色养殖方式,就连过去让人头疼的鸡粪,现在经过堆积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后,都可以作为肥料循环利用了。
易县长峪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青青农业公司依山而建,占地200余亩。在这里,蛋鸡每天吃的是坝上优质玉米、豆粕,喝的是山泉水。作为博士农场的一员,公司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研研的指导下,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采用富硒饲料养殖,开发生产出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富硒鸡蛋,并成功打造了“长峪村”富硒鸡蛋品牌,日产鸡蛋30万枚,热销京津冀各大商超,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
“青青农业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领帮扶着全镇90余户脱贫户260余人共同致富,并为周边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直接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70余个。有部分脱贫户入股公司,每年可享受分红。”易县西山北镇镇长胡洋说。
据了解,近年来,易县依托博士农场、农业创新驿站和农业科技特派员,为农业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该县已签约落地7家博士农场,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及多家科研单位开展政校企合作,在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赋能增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