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9-14 08:58
▢雨林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中秋赏月、拜月的习俗。传说月宫中不仅有美丽的嫦娥,还有捣药的兔子,成为人们期盼团圆和美、祝祷安康长寿的幸福载体。
玉兔呈祥源自“遇兔呈祥”—说,寓意人与兔相遇为祥兆之美意。这是一件清代的青玉嵌宝石卧兔摆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摆件通高8.5厘米,长13.5厘米,宽5.1厘米,青玉材质,局部黄沁为人工染做。玉兔呈伏卧状,四足弯曲向前,背部、双耳处有数道阴刻线刻画出毛绒质感,更显其温顺可爱。玉兔嵌有红宝、碧玺等彩色宝石8颗,颜色明艳洁净,从青玉的底色中透出闪闪的斑斓,赋予其灵动之感。此兔造型圆润,雕工洗练,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摆件还可以作为镇纸之用,兼具赏玩和实用多种用途。
玉兔朝元表示玉兔在岁始对月亮的贺见,乃以玉兔比臣下,圆月比君王,希望臣子时刻沐浴皇恩,为清代御制砚台的代表题材。浙江佳宝拍卖有限公司2022春拍曾拍出一件清代中期的玉兔朝元漆砂砚。此砚台直径10.5厘米,高3.5厘米,盒面髹以黑漆,以贝壳、象牙及绿松石、红宝石等百宝镶嵌成图。但见空中一轮圆月高悬,下方一只玉兔俯立松柏下,朝望明月。整图线条流畅俏皮,雕琢简朴,聊取大意。砚台底部篆书“葵生”,为清代卢葵生所制。
据了解,漆砂砚是以一种轻细金刚砂调和适度的色漆髹涂于木质砚上制成,其形质如澄泥而极轻,入水不沉。西汉时扬州已有生产,宋代以后漆砂工艺失传。清初,卢映之得一漆砂砚,遂授工仿造,广为流传。卢葵生自幼跟随祖父卢映之学艺,继承祖业,漆砂、雕漆、刻漆、百宝镶嵌等无所不精,成为清代扬州最具盛名的漆艺大家。
我国古代的铜镜多为圆形,用来照人的镜面通常为金黄色,所以常被用来象征满月。代表月亮的铜镜、用作镜架的兔子造型以及镜中的美人(象征嫦娥),三者共同构成了古人心目中的“月宫”。
这是一件明代的铜兔鎏金镜架,高16厘米,长26厘米。但见一只壮硕的肥兔卧伏在地,双耳竖立,神态安祥。兔子的面颊、四肢和尾巴采用了鎏金工艺,更增加了镜架的古朴厚重之感。兔子口中还衔着一根古雅奇秀的灵芝。灵芝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品,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祥瑞之物。《尔雅翼》记载有:“芝,瑞草,一岁三华,无根而生。”兔为月宫灵物,灵芝是传说中的仙草,兔衔灵芝的形象更增添了吉祥长寿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