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9-14 09:00
▢顾俊文
我读小学四年级时,算术课多是四则混合运算题,即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还有括号。这样一道算式列出来足足有半尺长,别说做题,眼瞅着就让人头疼。这么长的算式,哪怕是再微小的环节做错了,最终得数也不会正确,如若赶上考试,一分也得不到。所以,我小时候虽然很喜欢算术这门课,但却最怕做四则混合运算题,考试也最怕算术卷。
我做四则混合运算试题时,加减和除法做错的机会不多,大多是乘法容易错,特别是多位数乘法,运算过程比较繁琐,乘积数字也较大,对不对心里没有把握。故而我时常想,能不能有个简便方法来验证乘积正确与否呢?
想着想着,这样的方法果然就来了。那年春节过后,我们公社从外地新调来一位书记,为了工作和生活方便,家人也随迁到我们这里。书记家有个儿子叫杨宣,和我同岁,也读小学四年级,就插到我们班并且和我成了同桌。
杨宣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而且不偏科,语文算术甚至音乐美术体育等可谓门门出类拔萃,插班时间不长就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老师的青睐。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做算术四则混合运算从来没有出过差错,这可有点神,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渐渐留意上他了,再做算术题时我就看他是怎么做的。奇怪,他做完乘法时还要在另外一张纸上画个大大的乘号,然后在乘号的四个空白处填上一个个位数字,如此这般捣鼓一阵才接着往下做题。这一套神操作看得我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做乘法就够费事了,他怎么还要多加一道工序呢?
有一次见杨宣又这样捣鼓,我实在忍不住就问:“你为什么要画这个大乘号呢?”
杨宣头也不回,边做题边说:“我这是在验证乘积正确不正确。”
我听了心里一动,连忙问:“怎么验证?”我正发愁没法验证呢,如果杨宣这个方法管用,我无论如何也要学到手。
杨宣说:“别打扰我做题,下课后再告诉你。”
下课后,我缠着杨宣兑现承诺,他说这个方法叫九九对照表。
九九对照表?名字挺新鲜。我问:“是你发明的?”
杨宣笑着摇了摇头说:“我哪有这个本事?听说是一个数学爱好者发明的。”说着,他拿起笔来在纸上列出一道乘式:98×89=8722,接着又画了个乘号,在上面三角区内填写了个8,在下面三角区内也填写了个8,又在左侧三角区内填写了个1,随后在右侧三角区内也填写了个1,随后说“乘积正确”。
我在一旁看得懵懵懂懂,问:“你怎么知道乘积正确?”
杨宣说:“你看,上面三角区里填写的是被乘数。九九对照表的做法是逢九化零,被乘数是98,把9化去后只剩下8了,将8填写在上面三角区内。乘数也一样,逢九化零,化去其中的9,也只剩下8了。将8填写在下面的三角区内。8与8相乘是64,6和4相加等于10,按照逢九化零的方法,就只剩下1了。最后再看乘积8722,仍然要逢九化零,也剩1了,左右三角区内数字相等,证明乘积正确。”
为了证明此方法的正确性,我又连续演算了好几个数字,乘数和被乘数越来越大,但按照九九对照表的方法,确实可以很快验证出乘积正确与否。我掌握了这个方法,以后再做四则混合运算题出错的机会就极少了。
老师不知道是九九对照表的功劳,还以为我在课余下了不少功夫,夸奖了我好多次,还号召同学们向我学习,有一次竟然让我到讲台上介绍经验。我心想这个方法是杨宣告诉我的,要介绍经验也轮不到我,应该是杨宣,就推说自己想先准备一下再介绍。
等再上算术课时,我把杨宣一块拉上了讲台,给同学们讲解了九九对照表的用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发明九九对照表的这个数学爱好者姓甚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