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9-27 08:48
□保定晚报记者 苏兰生
他,36年来辛勤每一天,一门心思守在经纱纬线之间。
他,把“匠心”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换来满满的成就感。
他是河北瑞春纺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满全县。9月19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看到,他在生产线旁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机器运转、员工操作和新产品下线。
这样的站位,他已站了36年。
今年56岁的满全县1988年从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毕业,进入一家省外国有纺织企业,开始迈上从事纺织生产的起点。2014年,他入职河北瑞春纺织有限公司,走上技术管理岗位。2018年公司成立满全县创新工作室,2024年创新工作室被保定市总工会认定为市级创新工作室。
人生简历,多为从业的历程。在岗位上,他带领团队深耕纺织技术,有效提升自己和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钻研纺织前沿技术,广泛搜集国内外行业动态与技术创新信息,不断突破自我。
随着满全县的视野不断拓宽,更激发了他的无限创意。这些年,他通过跨界融合,巧妙借鉴不同领域的纺织技术精髓,将创新思维融入毛巾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为产品赋予新的生命力与竞争力。这不仅丰富毛巾产品的多样性,更满足了市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满全县还与天津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建立紧密联系,依托高校学术资源与科研实力,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对毛巾生产工艺进行深度创新与优化,以此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也为公司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飞转。满全县带领技术团队,对公司的纺织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今天,公司的传统机械传动系统已升级为电子控制,不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而且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到了2018年,满全县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他带领工作室团队致力于各类纺织产品的花型花稿设计,年均创作超过300幅主题新颖、构思独特的花稿,至今已累积创作了高达1400余幅的精美作品,展现了在视觉艺术领域的深厚造诣与不懈追求。在这些丰富的创作成果中,有323件原创作品获得国家版权保护,成为工作室创作实力的明证。
科技成果重在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至今,满全县创新工作室已累计转化创新成果88项,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新增产值总计超过5000万元。这也验证,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满全县聚焦新材料应用与新工艺开发两大前沿领域,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至今,他带领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并投入生产的创新成果已荣获国家专利60项。一项项专利技术的实施,大幅提升产品的性能与质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他与创新团队还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在公司已成功实施6项技术革新,为企业节省资金超过500万元,带动了企业的全员降本增效。他举例说,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纺织用经纱上蜡机,凭借独特的创新设计,攻克纱线轻浆织造的技术难题,仅此一项为企业节省300万元的成本支出,此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
满全县创新工作室还热心人才培养,助力当地区域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他主导研发的多项技术成果,被其他企业采用到产品生产中。2018年,他被高阳县总工会认定为“金牌工人”,被高阳县政府旅发大会工作小组评选为“2021年度巾赢人才”。今年被保定市总工会评选为“保定工匠”。
他还积极参与中国家纺协会组织的纺织标准制定工作。近3年来,满全县参与制定了纺织行业标准11项,2022年被中国家纺协会评选为第一届中家纺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他带领创新工作室探索的《一种变化网格底组织提花毛巾及其生产方法》为企业新增产值1800多万元,并在该协会第一届科技创新大会上被评选为优秀专利,这也是河北省纺织行业唯一的一项获奖专利。
古语云,“艺痴者技必良”。他说:“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才能干出更多成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