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0-11 09:10
□曹祖兴
1993年我在保定市上学,我们学校位于南大街吉祥胡同,是在保定地区供销干部学校租的教室和宿舍。学校大门对面有家小卖部,每天守在店里的是一对老两口,当时他们60多岁吧,慈祥和蔼,朴实善良。开始我们都以为是他们家自己的小卖部,后来才知道是街道居委会出资开的,雇的老伯看守店铺,夫妻俩为了方便互相照顾,就每天在小卖部里忙活。
那时候我们学校是在这里租的整个一层楼,东头是大教室,其余都是宿舍,出了宿舍就是教室,特别方便,但是却没有别的娱乐设施,因此学校对面的小卖部就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场所。
小卖部的老伯总是笑眯眯的,天生自带温暖的笑容,对我们这些孩子挺好的。我们去食堂打饭都是用的塑料材质的饭票,面额最小的5分钱,最大的一块钱,为了防止乱花钱,同学们从家里拿来生活费以后大都去换成饭票,这样就尽可能避免了去外面消费。
然而这却也架不住聪明的同学鬼点子多,那就是先在小卖部赊账,没钱还账的时候主动提出用饭票顶现金。老伯开始不同意,然而经不住同学的软磨硬泡,他也是为了多做生意,去学校打听到饭票也能换成钱的答复后总算是同意了。于是乎,每当我们想买东西的时候没有现金了,就用饭票去小卖部消费,老伯也乐得做了顺水人情,不仅做成了买卖,同学们还感激他,可谓一举多得。
这个小店陪伴我们度过了两年的快乐时光,帮了我们不少的忙,也让我们见识了生活百态,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可以说和小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毕业后我和两个同学还特意去了回学校,到小卖部看望老两口,然而遗憾的是,学校依旧在,小卖部所在的那一片平房已经被拆除了,据说要搞开发,而老伯和大娘也被孩子们接到了别处,等到盖好了新楼他们才能回迁过来。
对此我们都怅然若失,没想到承载了我们梦想、欢笑和希望的小卖部就这样随着我们的毕业离开而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多年以后,小卖部一带的场景和老伯夫妻的样貌依然时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听说那一片早就拆迁改造成了一个大型小区,后来我们再也没有回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