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没有手机的日子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0-11 09:10

□马三

不知为什么,我常常怀念那些没有手机的日子……

那时候如果想找朋友,就得骑上自行车,先去张三家,如果碰巧他在家,就一起去找李四。朋友家在哪里住,闭着眼都不会走错。当然一半是会扑空的,但丝毫不影响心情。运气好的话几个人都在,然后就会在村里村外疯跑。有时候几个人凑钱买瓶白酒,从地里“偷”几个西红柿或黄瓜,当然是这群人自己家的。躲到野外称兄道弟,喝个不亦乐乎。

现在如果想听一部评书,通过手机等设备,时间富裕可以一口气听完,但却绝对没有小时候的感觉。那时候我都是从收音机里听,我家那台收音机是当工人的父亲从县城买回来的,外观是北京天坛的造型。而我所知道的一些历史知识多一半是从收音机里得到的。《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西游记》……都听过,每天半小时,定点播出,错过就别听,所以每天都得记着点。记得我的外祖父听《岳飞传》,听到“岳帅风波亭遇害”时,80岁高龄的老人放声痛哭,银白的头发和胡须颤抖着,令人一阵阵心酸。当时老人家的听力微弱,听书时得把耳朵紧挨着收音机。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那时就知道了岳飞是好人,秦桧是坏人。

当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只要回家就会变戏法似的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连环画,当时我们管它叫“小人书”。晚上,父亲会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给我读,我则十分入神地听。现在想来,我对文字的兴趣应该是从这些小人书开始的。

那时候家里也没有电视,而看露天电影就成了唯一的娱乐。如果本村演电影,人们连晚饭也来不及吃,早早地就去占场地。如果家长高兴,还能给一角钱,去卖瓜子的小贩那里买一杯瓜子,几个人就能美美地享受一场电影带来的快乐。如果听说外村放电影,就约上几个伙伴,大晚上不管三里五里都赶去,有时赶到了,电影都已经放了一半。那时候消息也不准确,有时去了找遍村子也没有,就又走回来,没有丝毫沮丧之情。

如今,手机在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怀念那些没有手机的日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