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用“和文化”铸就民族团结之光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孙清良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10-14 09:02

□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通讯员  董仕权

“如果企业是树、职工是根,民族团结就是沃土。我们企业积极构建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氛围,让各族员工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河北玖兴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清良动情地说。9月27日,孙清良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自2001年企业创办以来,孙清良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工程”,以企业发展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企业活跃着满族、回族、傈僳族、仡佬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员工。23年来,企业从一个家庭作坊发展成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出栏肉鸡1.8亿只,销售收入38亿元。

联农带农 致力共同富裕

孙清良始终坚持“共同创造财富,共享发展成果”的治企理念,始终不忘带领各族群众共同致富。经过不断探索,成功建立“企业+农户”合作养殖模式,以入股分红的方式让群众参与到企业发展中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涞源县是全国脱贫重点监测县,如何带动山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一直是孙清良心里沉甸甸的大事。2018年以来,公司发挥资源优势,先后与涞源、阜平、沽源等县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玖兴公司+分散养殖基地+村两委+合作社+帮扶户”的模式共建养殖鸡舍1027栋,带动18个养殖合作社。覆盖涞源县17个乡镇、262个村,脱贫户19945户,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年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为解决农户缺少创业资金问题,孙清良牵头成立定兴县肉鸡养殖协会,与中国农业银行专门定制“双兴贷”(定兴+玖兴)金融产品,为养殖户提供担保,累计贷款1.5亿元,带动发展肉鸡养殖产业,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吸纳就业 助力兴边富民

孙清良积极致力于带动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就业,每年深入云南、甘肃、广西、贵州等地招工,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渠道,助力兴边富民。

“外来少数民族员工要与当地员工一视同仁、同工同酬。”孙清良经常这样说。凡在公司上班的各族员工,月平均工资在5000元以上,并全部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全免食宿、生日、节日福利。

孙清良认为,“家和”才能“业兴”,大力倡导“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员工融入企业发展大平台。公司经常组织召开员工恳谈会,收集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听取意见建议。来自云南的仡佬族员工徐仕忠,由于业绩突出,来公司不到两年就被任命为养殖技术经理。

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工资待遇,先进的企业文化,让各族员工安心致力于企业发展。甘肃籍回族职工马耀华先后介绍了30余名同乡前来就业,这些外来少数民族员工有许多在公司所在地结婚生子、落地生根。

公司还建成了员工之家,专门划分出夫妻房、托幼所,目前住进这里的夫妻多达170余对。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同事之间亲如一家。“在厂里上班就像在家里一样,上班很有干劲,也愿意在这里一直干下去。”甘肃籍员工李浩和马晓芳小两口一提起厂里为他们安排的住房,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深化创建 协力互嵌共享

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既是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也是树立企业品牌、追求健康发展,完成向品牌化食品产业集团升级的动力所在。

企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各族员工在空间、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每逢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孙清良都与各族员工一起过节;他带领员工开展青春团“缘”一日游,组织员工集体过生日……大家心系企业发展,干劲十足。

孙清良积极搭建员工交流平台,建设了近500平方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石榴园。参观石榴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是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的必修课。在繁忙有序的工作之余,公司经常举办“民族一家亲”主题篮球赛等各类赛事活动,大家共同挥洒汗水,展现出饱满的精气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

在公司产品包装设计上,他深入挖掘提炼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各民族共享、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配以中国红、绿水青山为底色,描绘出各民族同唱盛世欢歌、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画卷。

心相通、情相融,志相同、力相聚。“我将继续带领玖兴农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族员工交往交流交融,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美好未来。”孙清良坚定地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