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0-15 10:06
□保定晚报通讯员 樊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是以骨量丢失、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也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症状,首先是疼痛,没有固定部位的骨痛,常常在进行劳动后觉得肌肉无力;其次是脊柱变形,严重者可有身体缩短和驼背,还会有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该类骨折通常指在日常活动或者轻微创伤(从站立或更低高度跌倒)时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骨质疏松造成身体疼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日常生活中,蛋白质摄入不足、运动不足、吃太咸、经常熬夜、过度偏食、过量饮酒、吸烟等都会引起钙流失而引起骨质疏松。
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结构合理化,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决定骨骼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蛋白质的摄入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从而影响骨骼健康。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为每公斤体重×0.8克。平时不能吃太咸,少喝饮料、酒,改掉抽烟的习惯,每天盐的摄入不超过5g。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里要提醒爱美的女士切不要过度防晒,可选择每天下午4时到6时进行户外运动,还要定期进行骨质疏松筛查。
正确补钙很重要,人体在30岁时骨量便会到达峰值,之后就开始下降。年轻时多补钙,年纪大后骨质疏松风险可能低些,但不可盲目补钙。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为500-600m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至少吃300-500g奶制品,外加深绿叶蔬菜300-500g(约烧熟的蔬菜两盘)、一些豆制品以满足机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