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10-16 09:40

□石  坡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八个健全、八个突破”为切入点,部署细化改革事项。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为保定教育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打造教育强市,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保定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抉择,不仅关乎教育事业发展,更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大局中占据重要位置。保定市首届教育创新发展大会上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与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十分契合,也为保定教育改革设定明确目标,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于教育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中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高度重视。

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改革的关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保定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一环。要将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作为首要任务,实施更加优质均衡、注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政策,确保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继续深入实施“1530”工程,持续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硬件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确保农村和薄弱学校在硬件设施上与城市学校保持同步,缩小城乡差距。运用教育数字化辅助手段,如远程教育、在线课程、共享课堂等,缩小城乡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差距,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夯实“阳光分班”,确保教育公正,实现师资配置均衡,保障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从而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为打造教育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基础教育改革要主动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改革对接,力求实现教育全链条提升,真正实现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迈向“幼有优育、学有优教”。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改革的重心。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注重课程整合性和实践性,注重个体差异和培养全面素质,注重塑造学生的全球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改革要聚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素养,在课程设计上,重点发展特色课程,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倡探究式项目和翻转课堂,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调整更新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和创新元素,引入“发现学习”和“概念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得到充分锻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创新意识。锚定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础教育体系在数学和科学教育方面尤其要严格且高效,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帮助其直观理解科技创新前沿,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热情,以更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改革的基石。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全员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开展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设立名师工作室、工作坊,健全教师研修制度,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邀请全国、省市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代表进行宣讲,落实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求,确保教师队伍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严格管理和教育培训,完善教师评估和激励制度,保障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实施教师轮岗制度,以实现教师资源的流动和共享,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基层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是改革的保障。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探索构建多元化均衡教育评价体系,既重视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减少“唯分数论”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参与,构建一个支持创新、鼓励探索的良好教育生态。在政策实施与调整中,应持续监测和评估改革成效,对教育政策进行动态优化,确保改革策略的有效性和连贯性。依托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共享教育改革成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保定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持久动力。

(作者:保定市“理论特派员”,保定学院讲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