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0-17 15:35
□保定晚报记者 刘向真 通讯员 马倩 杜娟
中式建筑,古色古香;中心镜湖,波光粼粼;五孔虹桥,横跨湖上;六角古亭,翼然岸边……在环境优雅、地灵人杰的高碑店市新城紫泉中学校园内,有一处记载于《续修新城县志中》的“藏修息游,无逾于斯”之处——而“斯”,即在昔日旧址上恢复重建、赓续160余年文化之脉的紫泉书院。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日子里,紫泉书院经历再一次修复,重新开放,以焕新的姿态迎接着新一批的莘莘学子。
紫泉书院,作为高碑店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百年的教育传承和文化积淀。据考,书院地方不大,却是与赫赫有名的保定莲池书院一脉相承。当年曾国藩启用大学士王振纲(高碑店市籍人)担任院长重振了一度衰败的莲池书院。在任期间,王振纲多次回到家乡为紫泉书院讲学执教,开启了兴办教育的辉煌历史。王学士的治学理念、管理模式效应不仅在莲池书院,同时也在紫泉书院得到显现。该书院曾为清朝政府输送文武进士29名、文武举人153名,闻名遐迩。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新城县(现高碑店市)一榜考中7举人,一时轰动京城。
如今,新的紫泉书院正成为当地文化教育的新地标、新引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区,并结合现代人需求,再展书院讲学、研究、藏书等功能,讲好保定故事、传播好保定声音。
步入书院,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瞬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整个院落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仿古风格,青瓦覆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古朴的光芒,廊柱上的楹联对仗工整,书法苍劲有力,传递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庭院中青石铺地,错落有致地栽种着翠竹和海棠,为这宁静的空间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内部摆放与建筑风格匹配的中式书架和阅读桌椅,更有高碑店文化集萃丛书、高碑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赠送的古籍和图书以及其它和紫泉文化相关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放上架。这些书籍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料,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珍贵载体。整个书院,被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包围。
在这里,你可以翻阅古老的书籍,感受先人的智慧;也可以聆听学者的讲座,汲取知识的养分。紫泉书院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文化笔会、朗诵会、演讲会、歌咏比赛、文艺会演等文化教育活动也层出不穷,让师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文化素养。
紫泉书院既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注重古为今用,成立“紫泉书院文化研究院”机构;成立《紫泉》杂志编辑部,并于2022年1月创刊《紫泉》,截至2024年10月共出版13期,在讴歌新生活的同时,每期都刊载紫泉文化研究的专题文章。
紫泉书院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殿堂,不断推陈出新,致力于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据了解,今年新城紫泉中学还计划首期投资500万元,筹建一座现代化图书馆,将紫泉书院作为它的分馆。
新的紫泉书院,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着新的无限活力……
(图片均由紫泉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