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读着上瘾的《俗世奇人》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0-17 15:35

□杨方

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是我的枕边书,每晚睡前总得读上几篇。他笔下的那些市井百态和奇人奇事实在吸引人,读着上瘾。

清末民初的天津卫能人如林,个个身怀绝技。

首篇《苏七块》的故事最耐人寻味。正骨医生苏七块医术精湛,名声却不太好,凡来看病的,无论贫富亲疏,必先拿出七块银元他才肯出手。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他也因此得了个绰号“苏七块”。三轮车夫张四摔伤了胳膊,因拿不出七块钱,苏大夫拒绝给他看病。牙医华大夫心善,悄悄交给张四七块钱让他看病。这次苏大夫很痛快,三下五除二就把胳膊接上了,然后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免费送了几包活血止疼的药。过后,苏大夫取出七块钱,往华大夫手心里一放,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这话里的深意华大夫琢磨了很久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虽倔强却又不失善良,果然是奇人一枚。

在《刷子李》中,一位专干粉刷这行的手艺人技艺高超,有一手绝活,人称“刷子李”。经他粉刷的屋子平整无瑕,宛如人间仙境。最令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他凭借一把刷子赢得天津卫众多雇主的惊叹。

《泥人张》中刻画的“泥人张”在天津卫手艺道上是位传奇人物,技艺堪称一绝,能将一团普通的泥巴捏成栩栩如生的泥人。面对狂妄傲慢的海张五的无理挑衅,“泥人张”不动声色,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只片刻工夫就捏了个海张五,一脸狂妄的头像戳在桌上,“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捏谁像谁,“泥人张”娴熟精湛的手艺实在令人折服。

《小达子》中盗窃奇人小达子最看家的本事在电车上。在车上千万别往他身上靠,否则身上有什么就一准丢什么。但偷功如此了得的小达子也有翻车的时候,有一天他趁电车转弯时车身一晃,往一人身上一靠,纯金怀表就到了他的手里。没想到,到站下车后,他刚得手的怀表又被那人偷回去了,他半辈子偷别人,头一遭尝到挨偷的滋味,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燕子李三在天津卫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每偷一个地方都会留下一个燕子标记。他偷功极高又令世人敬佩,因为他专偷有钱有势的大户,不偷穷人,还接济穷人。

天津卫这座码头城市历史悠久,如同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传奇。《俗世奇人》所记录的正是冯骥才先生为我们“捏”出来的一群奇人,很像他笔下手艺精湛的“泥人张”,个个栩栩如生。另外,“好赛”“嘛玩意”……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小说中人物的语言,都带着一股幽默气质的天津味,而且每个故事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如果改成相声段子演绎这些奇人奇事,绝对是经典,听着肯定过瘾。

《俗世奇人》(全本)共54篇,一篇一个人物,共54则奇人奇事。感觉冯骥才先生写天津卫的奇人似乎总也写不完,他在自序中调侃,“那些还没出场的人物隔段时间就在心里闹腾,急着上场,于是就又冒出一群奇人。”

冯骥才先生写《俗世奇人》上瘾,读者也上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