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0-20 07:29
▢李笙清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的秋天,53岁的诗人李白游历宣城时特意到敬亭拜访山灵源寺主持仲濬。
仲濬来自蜀地峨眉山,与李白同为西蜀老乡,不但弹得一手好琴,还精通佛法,满腹经纶,李白曾以诗句“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赠之。在敬亭山的秋色里,李白静心聆听仲濬弹琴,那淙淙琴声宛若回响在山谷间的万壑松涛声,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忍不住泼墨挥毫,兴致勃勃地将听琴的感受写进《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报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中提到的“绿绮”是一张古代名琴,为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所用,留下他以琴追求卓文君的千古佳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珍藏有几十张历代古琴,其中有一张北宋“松石间意”弥足珍贵,因为它先后被苏轼、唐寅等历代著名文士所拥有,那琴背板上镌刻的密密麻麻的琴名及题铭让这张古琴充满了无穷魅力。
这张北宋“松石间意”琴为仲尼式,木质面桐底梓,通体黑漆,鹿角霜灰胎,金徽、玉轸、玉雁足,整张古琴光亮如新。
仲尼式又称“夫子式”,相传为孔子创制。项、腰二处略呈方折凹入,形制显得质朴端方,声音清雅纯正,这种造型在古琴中最为常见。琴名“松石间意”为唐寅所题,典出南朝梁沈约《宋书·萧思话传》:尝从太祖登钟山北岭,中道有磐石清泉,上使于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锺酒,谓曰:“相赏有松石间意。”
琴长122.5厘米,肩宽19.2厘米,尾宽13.5厘米。琴面有蛇腹断纹,底有细密流水断纹。琴背板满刻铭文,均为自上而下排列,连琴名共有文字题刻12则,印款一枚,是世界上目前所见题刻数量最多的古琴,亦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落款题铭者多为北宋至明清时期的著名文人,如苏东坡、唐伯虎、文徵明、文彭、王宠、石渠等,且以吴地文人为主。
古琴背面项间右边的“绍圣二年东坡居士”为北宋大文豪苏轼题款,并刻有“坡仙琴馆”长方形朱文印。苏轼精通琴艺,崇尚道教,撰有《杂书琴事》,后人以“坡仙”称之,苏州怡园至今有“坡仙琴馆”,旧藏苏轼亲手制作的“玉涧流泉”琴,这枚“坡仙琴馆”印的出现说明这张“松石间意”琴曾为该琴馆所收藏。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为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右边刻有琴名“松石间意”和“吴趋唐寅”,唐寅字伯虎,为明中期吴中才子。龙池两侧分别刻有明代祝枝山、文徵明、沈周、张灵、文彭、王宠及清代石渠、张金和、沈雒、陈庭鹭等人的题铭。祝允明书法、诗文俱佳,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其题款为:“明月入室,白云在天。万感皆息,琴言告欢。飞飞去鸟,涓涓流泉。临风舒啸,抚松盘桓。消忧寄傲,息焉游焉。”沈周为吴门画派创始人,其款曰:“风瑟瑟,云冥冥。鹤起舞,龙出听。戛绿绮,登紫庭。歌且和,招仙灵。”文徵明款曰:“月明千里,清风七绝。潜蛟飞舞,孤鹤蹁跹。步虚天上,遗响人间。袅袅独绝,飘飘欲仙。”王宠为明代书法家,其款曰:“松涛澒洞,石壁嶙峋。蛟龙出水,鸾鹤下云。”张灵为祝允明弟子,善画工诗,其款曰:“晨飚夕澍,假物喻思。无言之言,情不能已。”文彭为文徵明长子,明代书画家,其款较长,主要论及鼓琴的诸般乐趣:“琴之为物,先圣所作。可以消忧,可以寄乐。如风入松,如泉奔壑。如云在天,如鸟择木。或抚三终,或吟一曲。淑性怡情,云和所独。”另有石渠、张金和、沈雒、陈庭鹭等清代文人的观琴题铭。
琴,又称瑶琴、玉琴等,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近现代为区别于其他乐器而称之为“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传统弹拨乐器,位列我国古代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传说就是因弹琴、听琴结缘而流传下来的一段千古佳话。在我国古代,古琴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备之物,东汉桓谭《新论·琴道》曰:“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粹之一,古琴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从单纯的乐器发展为怡情自娱、养德修身的代表性器物,已成为人们将生活方式艺术化、将艺术活动生活化的真实写照。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得益于与中国文人之间的密切关联,儒家就有“君子无故不撤琴瑟”之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数千年来,中国历代文人无不垂青古琴,朝夕相伴,焚香操琴,怡情言志,修身养性,乐在其中,并借古琴恬淡静雅的声音陶冶性情,调和身心,养性存德,很多传世古画上,古琴及古人抚琴的画面屡见不鲜。古代好琴之人爱给琴取个雅致动听的名字,在琴上刻诗或记事,从而增加了琴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这张古琴琴体浑厚,制作精美,形制典雅,音色优美,众多的题铭或隶或行或草,或行草结合,大多出自历代书画名家之手,其书风各有特点,字体遒劲端整,入木三分,为古琴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是古琴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被专家组鉴定为北宋古琴,国家一级文物。无独有偶的是,2010年12月,一张北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的“松石间意”古琴在北京保利秋拍上以1.3664亿元的高价成交,在创造了世界古琴拍卖纪录的同时亦体现了中国古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这张古琴上镌刻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琴的收藏、流传经历,琴人的交际过往,甚至鲜为人知的一些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