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体育>

潮流新球 都市新宠——保定市首届匹克球交流赛侧记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10-21 08:51

匹克球交流赛现场。                     罗大庆  摄

□保定日报记者  刘  琦  见习记者  樊潇阳  张怡晨

匹克球,融合了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简单易学、运动量适中,成为近来颇受欢迎的新兴运动。

10月19日,保定市首届匹克球交流赛在马拉松大本营开幕。“啪嗒”“啪嗒”,一颗颗匹克球弹跳、飞跃,点燃了赛场的热情。

以体育赛事带动全民健身,匹克球运动在保定茁壮成长,映射出保定匹克球运动开展的成果。在学校、机关、社区、景区、商超、企业中,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挥动匹克球拍的身影。

社交属性强,一人带动一群人

“好球,干净利落的截击和完美的步伐!”这是保定市首届匹克球交流赛现场,围观群众发出的欢呼。

混合双打赛场激战正酣,莲池区西高社区代表队格外亮眼。该队伍由“一老一小”组成,身体灵活、机动性强的年轻队员魏康淼今年正读初一,他主要负责前区拦网截击;另一位队员陈晓娟,虽已退休,但运动热情不减,凭借丰富的网球比赛经验在赛场上运筹帷幄。

随着最后一个截击球擦边落地,这场小组赛以西高社区获胜落下帷幕。获得关键一分的小将魏康淼跑出赛场,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喜悦。

“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在打匹克球。”魏康淼说,匹克球融合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的玩法,既好上手,又有研究技术的空间,具有一定挑战性,他的同学们都很感兴趣。

赛场上既有童声稚语,也充满了老年人的谈笑风生,退休后的陈晓娟就是其中一员,有过网球经验的她来打匹克球依旧“上瘾”。

“匹克球的重心更低一些,场地和羽毛球场地大小相当,这个项目运动量特别适合我们年龄大的人,很好上手,也不需要太多体力投入。”陈晓娟告诉记者,匹克球的社交属性强,尤其是混双,大家融成一个圈子,既讨论技术,也闲聊生活,让她交到好多新朋友。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个百余人的匹克球运动爱好者群体在保定悄然形成。当大家在运动场地打匹克球时,往往会引来不少好奇的观众。

今年以来,保定积极开展匹克球“六进”活动,即匹克球运动进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商圈、景区,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匹克球运动中来。

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北方匹克球运动高地

今年以来,保定市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新兴体育运动的风口赛道,大力发展匹克球运动,打造北方匹克球运动高地。

10月19日-20日举办的匹克球交流赛,是保定市首个市级匹克球赛事。在马拉松大本营,一块块专业匹克球场地一字排开,参赛选手挥舞球拍、竞技交流,尽享运动乐趣。

“匹克球场馆设施完备,场次预约方便。”参赛选手池亚星说。

每项赛事运动的兴起,除了群众感兴趣,更离不开政府推广与支持。今年以来,保定市实施匹克球运动“百千万”工程,即在全市培训100名匹克球裁判员、1000名教练员、10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为推广匹克球运动,学校已购置100只球拍、200个匹克球,并增加了相应的力量辅助训练器材。”保定市体育运动学校男运动员刘伟涛说,现在校内已建设6块匹克球场地,并聘请市内知名教练,每天定时训练,争取明年组队参加全国匹克球比赛。

一场接一场的匹克球赛事,吸引大量的参赛者、市民和游客,绽放出一城“繁花”。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球场,沉浸在这项运动中。反手进攻、起跳接球、飞身救球……球场上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瞬间。

以赛为媒,促进城市与体育完美融合

城市是体育的“赛场”,体育是城市的“秀场”。

“我觉得任何体育项目在保定推广都非常有优势。保定是冠军之城,群众运动基础非常好。”参赛选手时兴宇骄傲地说。

高供给、高品质的体育赛事,让保定这座走出众多世界冠军的城市愈发夺目。截至目前,我市已培养输送了包括钱红、郭晶晶、庞伟、王涵、李冰洁、张一璠6名奥运冠军在内的24名世界冠军、36名亚洲冠军和172名全国冠军,在新中国体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保定印记”。

为期9天的保定市金秋体育嘉年华,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对城市活力的一次全面展示。通过体育竞技,市民们不仅能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还能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双向奔赴的关系,让城市与体育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注意看球的落点,保持进攻节奏。”莲池区西高社区代表队运动员刘伟国在一旁指导。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匹克球教练员。在保定市首届匹克球交流赛首个比赛日,刘伟国指导的多支队伍均已从小组赛中突出重围,挺进淘汰赛。

“推广匹克球也是我的工作。除了正常上班,我每天早晚都会有一个多小时时间,指导朋友们打球。”刘伟国说。

近年来,保定始终把体育作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标志性事业,高水平打造“赛事之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体育精神也在冠军之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