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10-28 08:55
□保定日报记者 邱恩宇 刘 佳
秋日的凉意挡不住建设的热潮。
10月21日,位于莲池区学苑街的紫华学府项目建设正酣,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1号住宅楼施工进度到达了15层,工人们正按照图纸进行内置保温板安装作业。
“建筑要想节能,外墙保温的方式至关重要。”华中地产项目经理常洪波介绍说,“尤其在北方,冬季的严寒对房屋保暖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使用具备良好保温性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一直以来,外墙保温层起火、开裂、脱落、渗水等问题,是建筑墙体保温领域的痼疾。事故原因涉及保温材料性能、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其中材料阻燃性能差、外贴保温构造可靠性偏低、薄抹灰工艺耐久性差等方面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随着“双碳”目标的明确,建筑节能标准逐年提高。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墙保温技术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提高外墙保温系统施工的安全性、耐久性及装饰装修的便捷性,成为施工技术的焦点。
2021年,按照省住建厅《河北省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统一技术措施》通知要求,保定市全面推广应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
在施工现场,常洪波向记者介绍了不同外墙保温施工工艺之间的差异:“传统的建筑外墙保温层,是在建筑结构主体建设完成后,将保温材料粘附固定在外墙上,然后进行网格布、抗裂砂浆和涂料面层等工序。这种方式保温层寿命一般在10年到20年左右,一旦到期,建筑很可能成为没有衣服的‘裸楼’。”
正因如此,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普通建筑物来说,建筑主体一生最少需做4-5次外墙翻新,这无疑是一个大工程,花费不可估量。
“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常洪波说,传统建筑外墙保温层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等保温材料,不属于完全不可燃性材料,其阻燃效果是通过添加阻燃剂来实现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阻燃剂逐渐挥发,导致阻燃效果下降,而电车充电、线路短路、烟花爆竹等都容易引发保温层起火。
“结构保温一体化体系就不一样了。”说着,常洪波从施工现场拿起一块内置保温板详细介绍,“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主要是免拆模复合保温一体化系统,这种技术采用更为优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内置保温体系,把80毫米厚的保温层浇筑在建筑主体结构中,墙体外侧50毫米厚的混凝土保护层也同时解决了外墙保温易发生火灾的风险,构成新型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这种保温层与建筑结构层同时浇筑的做法,有效提高楼体性能,解决了传统墙体保温层开裂、渗水、空鼓、脱落等工程质量隐患,且无需二次维修和更换,真正做到建筑不拆,保温不坏。同时,整体施工过程也被简化,安装时只需绑扎固定即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市住建局绿建中心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自2021年以来,总建筑面积约1千万平方米的全市83个在建项目,全部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由于是新技术、新产品,住建部门在施工前组织各方责任主体召开技术交底会,要求施工方严把质量关,先培训再施工。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保温结构一体化产品必须复检合格,并多次组织专家对市(县)应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的项目进行调研,与开发、设计施工等单位召开座谈会,与一线施工人员交流,了解施工难点和技术问题,同时将调研情况、发现的所有问题和技术难点以PPT的形式总结,宣传贯彻到各施工单位。”该技术人员介绍说,市住建局不间断、不定时组织保温结构一体化产品检查,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严格管理,抽样送检,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刻下达整改要求,并记入不良记录。
创新的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一环。
“保温结构一体化在保温性能、使用寿命、防脱落、抗渗漏性能、施工难易程度和消防安全等方面具有很强优势,不仅有效降低了建筑物能耗,也契合绿色低碳建筑发展需求。”市住建局绿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聚焦‘绿色’,为行业提供高效、安全的建筑保温解决方案,实现能效提升与性能质量并重,让绿色建造技术在提高建设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为城市加快绿色转型和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更高质量、更有韧性、更有活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