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1-09 09:01
□保定晚报记者 董岑
“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11月7日下午4时半,复兴小学的戏曲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稚嫩的童声,有板有眼地排练着京剧《卖水》经典唱段。
授课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就职于保定艺术剧院艺术团,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保定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靳思维,另一位是就职于保定市艺术学校的戏曲专业老师李晓。两位老师精湛的唱腔,一颦一笑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伴随着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孩子们沉浸在传统艺术的海洋中,热情高涨,授课现场气氛轻松又愉快。
“日常授课当中,孩子们表现都非常棒,积极、爱学,很喜欢咱们的传统文化艺术!”靳思维老师说,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每周都盼着上戏曲课,说起来都有点小期待。“现在天气变冷,有的孩子感冒还一直在坚持上课,孩子们真的是打心底里喜爱。”
三年级的李梦妍告诉记者,在学校接触到戏曲后就“迷”上了,马上报名参加了戏曲课,已经学习了大半年,“老师说,表现好的小朋友以后会给我们争取上台表演,如果有这个机会,那我一定要试一试。”
六年级的李芊睿小朋友说,通过学校的活动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她从三年级时开始上戏曲课。平时忙于学习,但课余时间她非常喜欢练习戏曲,“回家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表演,他们都很开心。”
复兴小学的曹红秀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在每个年级的课后服务中开设戏曲社团。戏曲教室专门购置了戏曲服装和头饰,还专门设立“戏曲文化月”。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站、学校公众号等载体宣传戏曲。“我们每学期都有戏曲讲座,今年的内容是河北梆子。”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戏曲与其他课联动起来。美术课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融入“戏曲文化”教学内容,开设描绘戏曲脸谱、制作戏曲面具等特色课程;体育课上,戏曲与体操的结合是全新的尝试与体验。
“每年各种文艺汇演,也是戏曲班孩子们表演和展示的舞台。”曹老师说,有些优秀的孩子还参加了戏曲名家演唱会,有的今年考上了京剧专业班、戏曲艺术院校,选择了专业的发展道路。
据了解,复兴小学将继续以“戏曲进校园”为依托,进一步深入践行京剧文化传播,让戏曲文化元素融入学生在校园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