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想起夏老师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1-16 08:00

▢门建新

进入高中第一天,我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夏老师。夏老师是我们高一班的语文老师,当年她只有二十三四岁模样,身材苗条,眉清目秀,一副金丝边眼镜架在高高的鼻梁上,与人谈话时总是面带微笑,轻声细语。

夏老师发现我在写作方面有特长,便有意识地对我重点培养,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把我叫到办公室,耐心细致地指导我写作。那年冬季的一天下午,天空阴沉沉的,仿佛将有暴风雪来临。放学的铃声刚响,同学们纷纷冲出了教室,急匆匆往家赶。而此时夏老师却把我单独留了下来,她翻开我上周交上去的作文说:“你的这篇作文主题突出,人物个性鲜明,总体还不错,只是结构不够严谨,层次不够清晰……”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夏老师讲完时,窗外已飘起了鹅毛大雪。

在三年的高中时光里,我已记不清夏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我指导过多少篇作文,我发表在报刊上的几篇作文就是她精心培育的见证。

高中毕业前夕,我专门购买了精致的影集赠送给夏老师。她双眼有些湿润,轻轻拉住我的手说:“老师希望你将来把写作好好搞下去,干出点名堂来。”她边说边从书柜中拿出两本厚厚的文学书,“搞写作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希望你今后多读一些文学书籍……”说完,她拿起钢笔,思考片刻,在每本书的扉页上依次写下了临别赠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砾,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我从夏老师手中接过散发着墨香的书,看着句句催人向上的名言,顿时双眼噙满了激动的热泪。

高中毕业后,我应征入伍,离开了母校,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敬爱的夏老师。时光荏苒,几年后探家时,听人说夏老师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搬迁到某座城市进行治疗,她此后的情况便再也没人知晓了。

夏老师,您在他乡还好吗?我参军入伍后始终没有忘记您的教诲,认真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通过阅读,我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入伍仅两年时间就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文章30多篇,赢得了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好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