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1-23 18:27
▢顾俊文
那年我到湖北省松滋县(今松滋市)参加一个文学创作笔会。松滋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男女老少都喜欢唱山歌。
笔会期间,会议组织者为活跃气氛举办了好几次山歌演唱会。与会者大部分是南方人,北方去的只有我和辽宁葫芦岛一个女作者。唱山歌特别是情歌似乎是南方人的专利,北方人不擅长这个,所以每次举办演唱会,我和葫芦岛那位女作者只能默默地坐在一边当看客。看着别人翩翩起舞放声高歌,我心里一阵阵不自在,活这么大岁数了连支山歌也不会唱,岂不是给咱北方丢人?于是,我就和那位女作者商量,咱们要学会几支山歌,不能老坐冷板凳当看客。女作者大概也觉得不好意思,赞同我的建议,但随即提出疑问:跟谁学?短时间又怎么能学会?我说咱们去找当地农民,跟他们学,学会一支也行啊!女作者一听有道理,第二天就跟我来到附近村庄,找到一户人家说明来意,我还带着一盒保定出的酱菜当见面礼。男女主人十分热情,很爽快地答应教我们唱山歌。
男主人姓彭,是土家族,我叫他彭大哥。彭大哥看到我们是一男一女,就说教你们唱《跑四回》吧,是一支男女声对唱的情歌,大意是小伙子到姑娘家求婚,姑娘的妈妈不愿意把女儿嫁出去,希望小伙子当上门女婿。教唱过程中,彭大哥发觉女作者五音不全唱不成调,建议她不要学了,白费劲,让我一个人学,男声女声一块唱。女作者自嘲地对我说,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无奈我上不去,你一个人上吧。好在这支《跑四回》歌词简单旋律易学,我学唱了几遍就能囫囵吞枣地唱下来。彭大哥特别嘱咐我说,唱情歌一定要用心去唱,就当是唱给你的爱人的,要情真意切。后来我又把歌词抄写在笔记本上,回到宿舍练习了大半天,直到彻底唱熟为止。
当天晚上,笔会组织者举办告别演唱会,让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组织者知道我们不会唱,原本没有把我和女作者包括在内,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我居然第一个报了名。
演唱会开始了,主持人问我:“你唱什么呢?”
我说:“唱松滋山歌《跑四回》。”
“什么?你唱《跑四回》?”
“是的,而且是一赶二,男声女声一块唱。”
主持人带着满脸惊讶的神色问:“前几次演唱会你总当看客了,短短一天时间你就会唱《跑四回》了?”或许她想看我的笑话,就说:“你既然第一个报名,那就第一个先唱吧。”
我拿起话筒,找了找调门,放开喉咙用男女声唱了起来:“(男)第一回,(女)搞松果(意为干什么)?(男)跑你家,(女)搞松果?(男)你不在,(女)哎呀呀怎么啦?(男)你妈说你河边洗呀洗白菜耶。(女)小郎哥你个苕脑壳,我河边等你来耶……”
主持人听了惊奇地问我:“你这不是唱得挺好吗?”
我正要作答,忽听一个人抢先回答说:“他这是今天才学的。”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彭大哥,他说怕我唱不好是特地来给我帮腔的,但听我唱得还不错就没有张口,还说不足之处是我不会说当地方言,这类山歌要用当地方言唱出来才更有韵味。可惜松滋方言卷舌音特别多,我怎么也学不会。
快20年过去了,这支《跑四回》我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