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1-23 18:27
▢汪永年
随着年龄的递增,还有生活的安逸,怀旧的思绪犹如一幅幅老照片,在记忆的长河里愈发显得清晰和珍贵。时而写点小文,追溯往事,感慨万千,时而在公园、广场与老友新朋相聚,海阔天空地谈古论今,时而到亲戚、朋友、邻居家串串门、聊聊天,消除忧愁,解除烦闷,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我想起串门的民俗。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说的正是串门的好处。如今实行双休日,人们休闲的时间多起来了,到邻居、朋友家串门是常有的事。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思想。甚至两种思想发生碰撞,还可以产生出两种思想之外的思想。工作之余,茶余饭后,好朋友、好邻居互相串串门,聊聊天,既可以传递信息、取长补短,还能开眼界、长见识,而且这还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同时,老年人通过闲谈还可锻炼大脑,使之在与人的沟通中保持活力,使思维更敏捷。这也符合“用进废退”的科学道理。
俗话说,人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大概没有万事不求人的人,谁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遇到棘手的事不知如何处置。请朋友、邻居帮帮忙、出出主意、调解调解也在情理之中。这种事务性串门,不要爱面子、兜圈子,要实话实说,尽快接触正题。通过聊天使自己的不良心境得到转移,从而摆脱愤怒、忧愁、烦闷等情绪。此时的聊天的确可以产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的功效。
婚丧嫁娶,生日贺礼,乔迁新居,金榜题名,互相走动,或表示祝贺,或表示关怀,这种礼节性串门让人们心里感到热乎乎的,既维系了感情,又增进了友谊。有的人串门喜欢传小道消息,搬弄是非,这样不但不文明而且还会惹出许多麻烦。对如此无聊且坐着不走的来客,应采取鲁迅先生的态度:“少陪无聊之客而已”。那种走后门办私事而找上门的人应另当别论,根本不能算是正常的串门。
朋友易广交,聊天益健康。我怀念没有手机、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年月,怀念过去在出门的时候与邻居家互留钥匙的托付和信任,怀念孩子在邻居家蹭饭、邻居帮忙照看小孩和老人的那些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