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洗澡那点事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1-30 20:41

▢冰台

我于1989年调到高碑店基地筹建处,当时只有几十名员工,集中在东北角圈起的几排平房大院里工作和生活。几百亩闲置的土地就像一片荒凉的农场,好在有职工食堂可以就餐。

刚离开的老厂虽然地处偏僻的太行山谷,生活福利设施却比所在的县城更加完善。而新建的高碑店基地百业待兴,显示着再创业的艰难。相对于采买日用百货需要“进城”的不便,当时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没法洗澡。

夏天还好说,随便擦抹一把就行。随着天气变冷,一间本来就不大的平房,还要隔出做饭取暖的灶间,连澡盆都放不下。

当时的新城县找不到公共浴池。为了能洗个热水澡,老职工们可没少动用自己的人脉,去和一些有澡堂的单位拉关系。每到冬季,老厂那宽敞明亮热气腾腾的大澡堂就成为以后多少个冬日闲话时的回眸与向往。

随着大批人员的迁入,厂里临时在大院尽头建了一间简陋的茶炉房,以解决职工的喝水问题。随着茶炉附带的小洗澡间偶尔开放时就像是热气腾腾的锅里在不断下饺子。女同胞拖儿带女尤其麻烦,只要占上了肯定是没完没了,急得男同胞在外面直转磨磨,隔着窗户乱喊。更有脾气急躁或淘气的,直接把热水给关了,经常引来一阵笑骂。

可惜没多久小洗澡间就被拆除了,搬迁来的人却越来越多。随着厂房的建立配套盖起了一座大锅炉房,工厂开始有序生产。为了照顾职工家属需求,在锅炉房旁又建了一个临时澡堂。虽然很简陋,总算解决了眼下的困难。冬季的时候,人们衣着繁琐,条凳上总是衣服摞着衣服,仔细的人会带个大袋子,有的则用腰带把衣物束在一起。大部分人是随便堆放,穿的时候还要乱翻一气才能找到。也有无意中拿错或碰到湿地上的,不免招来一顿口舌。这样的情况仅仅持续了一年半载,因为规划,澡堂被再次拆除。

当时住进楼房的人几乎家家都买来大桶架到楼顶上,至少夏天的时候可以利用太阳能在家里冲澡,直到后来街上逐渐有了浴池。

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健身浴池。有那么几年的冬季,每到周末,我们就呼朋唤友带着孩子去洗澡,那也是当年大部分家庭最为重要的事。

我们之所以结伴去,既是为了孩子能有玩伴,更重要的则是可以互相搓背。一周就洗那么一次澡,搓背肯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如果哪次洗澡没能搓到位,恐怕这一周身上都会觉得刺挠。

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浴池不断增多,条件也越来越好。

随着太阳能和采暖炉的普及,洗澡难的时代终于结束了。而今既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便捷,也有桑拿、盐浴、汗蒸的舒畅,更有温泉汤浴多样化的享受,四季淋漓酣畅。

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大的方面,我们经历了新城县发展为高碑店市的过程,而洗澡这件事看似不大,却关系着千家万户,是民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