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2-05 09:01
□黄福胜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委托蹬三轮车的老黄帮忙看包,然后匆匆忙忙跑公园里去了。老黄和他老婆在公园门口等候了两个多小时,忽然听到包里面传来了猫叫声,原来包里面只有一只脏兮兮的橘猫。直到那小姑娘出现,才知道是她不忍心这只橘猫被人遗弃才好心捡来的。
它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王东梅发表在《芒种》2024年第12期的小小说《橘猫橘猫喵喵叫》里。这篇小小说以老黄夫妻俩等待小姑娘回来取走她托管的包为故事核,透过个性十足的人物描写,将老黄诚实守信、憨厚可爱,老黄老婆性格直爽、夫妻情深,小姑娘天真活泼、珍爱生命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生动,奉献给读者一幅幅如沐春风的画面。
看得出,作者在这篇小小说语言的打造、结构的安排等方面是花费了不少功夫的。
朴实的人物对话个性十足
这篇小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三轮车夫老黄,他的老婆以及那小姑娘只是辅助型角色,但作者巧妙地将他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透过人物之间个性十足的对话,将人物形象演绎得鲜活感人。
本来是来寻老黄吃饭的老黄老婆弄清楚老黄接受了为小姑娘看包的差事并因此耽误了工作,心里顿时不爽:“不认识,咋托你看包?”“看包的工夫还不知道能拉几趟活儿?”这简单的两连问表达了她因为老黄多管这闲事而耽误工作的不满,这恰恰就是“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展示。“人家信任我,比拉多少趟活儿也值!”说这话时,“老黄的眼珠子就立起来了,老黄老婆就赶紧闭了嘴。”如此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描写,瞬间将人物形象变得立体逼真,张力十足。
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当老黄老婆再问那个帆布包里装了什么东西,老黄“摇了摇头”时,老黄老婆又不“安分”了,接连抛出了几个疑问:一,连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看了那么久?二、人家的东西那么贵重,又不认识你,你拿走了怎么办?三、那娃为啥信你?老黄的回答简短却掷地有声:“人家信咱嘛,再久也得看着。”“咱是那号人吗,做文明市民懂不?”老黄说这话时眼睛瞪得溜圆,像要和谁打架一样,“但咱知道,既然人家信任咱,咱就得对得起人家的信任。要不还是个人?”这里老黄夫妻俩的“嘀咕”尽将老黄老婆的疑惑、担心,老黄旗帜鲜明的态度暴露无遗,既凸显了老黄老婆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也烘托出老黄品格的高尚。
猫叫声声是故事中的一个小插曲,更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精心安排。当老黄夫妻发现包里面居然是一只猫时,他俩都惊呆了,但当老黄老婆想把猫扔了时,老黄却拦着她,并说:“别,别扔。人家让咱看的是包,不管包里是啥,都是人家信咱。”短短的一句话,尽显老黄的责任担当。
往事的插入为作品增色不少
“老黄老婆的眼睛拂过帆布包粗糙的布面像拂过心头粗糙的往事。”老黄老婆联想到了三桩往事,前两桩都与老黄的受骗、受冤枉有关,后面那桩则是老黄在困境中得到了好心人的热心帮助,这样两反一正相对比,老黄也因此悟出一个道理,“不能因为有坏人就不做好人。都不做好人,好人从哪儿来?”几桩往事的有机摄入以及老黄的感悟道出了老黄骨子里就秉承着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他帮人看包绝非一时冲动,是懂得感恩、心地善良的体现,也是对信任危机的强烈挑战。
小姑娘的现身助力主题升华
在作者笔下,老黄后来面对仿如从天而降的小姑娘并没有说过一句话,都是通过脸部表情、肢体语言来袒露他的内心世界:拳头不由得又攥紧了→眼前像有一朵纯净的花,突然绽开了→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觉得卡在嗓子眼里的东西一下子就掉到肚子里去了。这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老黄的内心感受伴随着小姑娘那连珠炮一般的叙述而发生变化,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小姑娘珍爱生命的大爱情怀,也是对作品里老黄“还是好人多”的最好回应,让“人心向善”的主题得以进一步升华。
正如“现代雕塑之父”罗丹所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橘猫橘猫瞄瞄叫》以其独特的视角,摄取平民生活中貌似波澜不惊的一瞬间,以一场非同寻常的等待描绘出一幅幅如沐春风的动人画面,唤起读者对“诚信二字值千金”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