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多家头部财险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保险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12-10 11:23

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起飞”。作为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低空经济保险备受关注,业界称其为“空中车险”。瑞再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三成以上的财产保险公司已开展相关业务。

险企抢抓保险机遇

对于低空经济带来的保险机会,保险行业密切关注,相关险企积极布局,加大研究力度,持续完善产品和服务,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例如,太保产险至今累计为无人机客户提供超过200亿元的风险保障,并积极参与风险保障、行业标准制定乃至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工作。2024年10月份,太保产险发布了无人机业务发展三年战略规划,制定了公司未来三年的重要发展指标,明确了四大重点任务和三大专项计划。

今年,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推出“平安低空经济护航者”综合保障方案,并签约首单低空领域政府救助保险。

人保财险相继在广东和浙江签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保单。中再产险与太保产险共同发布“低空经济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创新成果,并共同成立“低空经济产业保险研究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低空经济产业保险的系统性研究,提升保险行业服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据中国人寿财险特殊风险业务部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在无人机保险领域,该公司已正式报备无人机保险主险条款及一系列附加险产品。在无人机强制责任险实施、低空经济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际,该公司抓紧开展产品开发工作,已上线3个附加险,与主险配套满足部分客户全方位保障需求。同时,公司还在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该负责人称,低空经济保险目前的重点是无人机保险,但还有更多需求尚待开发,险企也在根据日益多元化的创新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保险产品供给。例如,针对现在低空物流等热点,开发无人机运输、无人机货运等险种。

此外,中国人寿财险与中再产险共同开发了低空经济运营管理平台风险保障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了保险与空中交通管理平台的标准化和线上化数据要素对接,大幅提高承保理赔、保单查验效率,并有助于分析事故数据和风险等级,形成风险减量反馈意见。

仍存发展难点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低空保险经济还存在一些发展的难点,需要在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加强研究。

由于看好低空经济保险未来的增长潜力,保险业界将其类比为“空中车险”。不过,受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供需来看,整个市场体量虽然较大,但市场转化率还比较低,保费体量与市场体量不成正比。

太保产险认为,从生产销售到后续的维修模式,中小型无人机与汽车有相似之处,同时中小型无人机的风险相对较低,保额较低,也有C端用户。不过,低空的情况要比地面的情况更加复杂,低空的部分用户还具备特殊风险的特征,大型无人机以及eVTOL载人无人机都具备风险高、保额高等特点,与传统航空险相似。

瑞再研究院也认为,鉴于低空经济实际应用场景更为丰富,且eVTOL和无人机等领域技术迭代速度更快,因此其风险状况更为复杂。同时,低空经济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也较为复杂。低空经济涉及新兴法律范畴,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低空经济相关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专属法律条例,因此相关领域的法律问题或纠纷主要参考一般性法律,这也为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产品及后续定损带来挑战。

此外,在理赔方面,当前实际案例也显示,由于无人机应用仍属于新兴事物,其应用场景与责任主体都更为复杂,法院对责任划分的判决依据与保险公司根据传统理赔经验判断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多家险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细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配套实施细则,便于相关保险的推广落实;同时,针对低空经济保险,希望行业和监管多组织相关交流培训,在护航低空经济的同时,实现保险业务的增长。              据《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