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珍藏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2-15 13:36

▢文立

触摸着这些泛黄的旧书刊,一位过世多年的老人进入了我的脑海。

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随母亲到邻居家玩。邻居家住着一位老太太,她的儿女们都在城里工作,家庭条件在村里算得上数一数二。老太太身体很硬朗,屋里屋外哪儿都收拾得利利落落。

在母亲和老太太聊天的当儿,我在老太太床角位置发现了一本《文摘报》,就顺手拿过翻看起来。

这真是一本好书,一页页、一篇篇非常精彩,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

直到母亲催促说要走了,我仍舍不得放下,屁股粘在原来位子上,始终不愿意动地儿。那会儿,整个村子只有大队部有一台黑白电视,连收音机也没几台,我们接触到的书籍除了课本实在少得可怜。那时正是文化需求饥渴的年代,而我们家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怎舍得买闲书呢!

“哈,敢情是个书虫呀,这么爱读书!这样的孩子我喜欢。好啦,你这么稀罕它,这书就送给你啦,拿回家好好看去吧。”老太太抚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我矜持地站起来,内心十分兴奋。

母亲却说:“先谢谢老太太,等看完了再还回来!”

老太太说:“还什么,不过是孩子们丢下的,我老婆子又不会看,送给他了!”

几天后,母亲催着我去还书。我虽然极不情愿,可最终还是走进了老太太的院子。

“怎么?看完了?”老太太瞧着我,说,“我这儿又有一本新的了,你想不想看?”

“真的?当然想啊。”我说。

于是,我又捧着一本新杂志回到了家中。当教师的父亲看到,翻了翻,说:“不错,这本刊物也很有品位啊!读了一定有好处,好好读吧。”

受到父亲的鼓励,一有空闲,我对此类课外读物就愈加爱不释手了。尤其令我感到欣喜的是,在我还书之时,老太太总会有新书拿出来,而且都是些父亲认为我应该阅读的。

就这样,我在小学期间读到了数不清的好文章。

上初中后我在学校里住宿了。一个周日,我拿着一本《小说月报》去还,母亲说:“老太太住院了。等她出院了,你再去探望她吧。”

谁知有一天,母亲突然从学校把我喊回家,说让我去给老太太磕几个头……

走进老太太的灵堂,望着她那慈眉善目的遗像,想起她给我书刊时的情景,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发送完老太太,她的儿子竟然抱着一大摞书刊来到我们家。他对我说:“老妈临终有遗言,说这些书刊是留给你的。之前我还弄不明白,早已老眼昏花的老妈怎么常让我们买书刊拿回家呢?敢情她是给你买的呀!”

我确实没有想到。一个长辈对于晚辈的良苦用心往往是经过多年后才理解啊!给予不单指物质,更是精神上的美好啊!无私给予他人的人一定是良善的人。

如今,翻着这些书刊,一种无边的感动涌上了心头。它们绝对是我永生的珍藏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