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秉古承今融新意 因材施艺展风采——记易水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崔小超

来源:作者:时间:2024-12-23 19:42

□保定晚报通讯员 李霞光

在易县尉都乡台坛村崔氏砚雕艺术馆,馆长、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易水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崔小超正在演绎一场力与美的交融。

“易砚除了要有上好的石质,还需要精细的雕工,要因材施艺,巧用俏色,采用平雕、立雕、圆雕、浮雕、镂雕等技法制作完成,给予厚重的石料以鲜活生命和文化内涵。”崔小超说。

易砚产于易县易水河畔,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又名奚砚、燕畿乌金砚,与端砚齐名,素有“南端北易”之称。

44岁的易县台坛村村民崔小超,自幼受家族砚雕艺术的耳濡目染,1998年受本家崔术清师傅传授刻花鸟龙凤砚技艺,之后又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先生学习刻文人砚。20多年来,他秉古承今,因材施艺,形成自己独特的砚雕风格。

为传承易砚文化、易水砚制作技艺,2015年,崔小超在台坛村创办易砚雕刻艺术馆。9年来,持续培养制砚人才,开展砚文化学习交流百余次。2021年,易砚雕刻艺术馆被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授予“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崔氏古砚传拓技艺”被列入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崔氏砚雕艺术馆内,陈列着兰亭砚、太平有象砚、青鸾献寿砚等上百余方砚台,千姿百态,尽显砚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远意境。“砚贵有铭,在雕刻过程中,将铭文、诗词等古典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不仅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还能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崔小超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引入新颖元素和设计理念,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易砚更具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其作品松山畅叙砚获“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百花杯金奖”,冀北古长城砚2021年入选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水乡月色砚获2023年第十届河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二等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