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1-02 10:04
□冰台
作为近年来高人气的治愈系作家,王继颖的新书《一滴水里的花开》继她的一系列暖心力作之后再次倾情推出。那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和弘扬真善美的文字就像是一滴滴被清水润开的花朵,既接地气又不染纤尘,让读者从中感受到美好与温暖。
结识王继颖老师缘于文学,是她的才华、善良和热情引领我这个游离于故乡之外的漂泊者找到了文学的娘家。她每本书的字里行间总是弥漫着亲情、友情的温馨,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也不乏对生活中普通人的关注与理解。尤其引发我深深共鸣的是她作品中那些和我一样努力拼搏的普通人。作为一个年近花甲的打工者,多年来,我总是在不断地说服自己,用活在当下的心态去面对庸常的淡然,然而却又时时心有不甘,竭力去追求精神的富足。自身也会发出来自内心的呐喊,那是对生活的茫然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王继颖善于在平凡中发现光和热,以一滴水的悲悯映衬出人性的光辉,尽情讴歌真善美。慢慢地,我被她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独特视角所感染,引发触动和思考,并尝试着在她的文字里寻找一条突破自我的出路。
在生活中,王继颖同样也是令人敬佩的。她对公婆的孝道是从每一天的早餐开始,并且做到了数十年如一日。那些体现在文字中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已经发表过很多篇,本集收录的《“进门饺子”》,更让读者感受到婆媳间流淌的人间至爱,如静水流深。她事无巨细地照应着老人的生活起居,她深深地理解并潜入老年群体的精神领域,她说老人们在“意念里仍保鲜着不减爱的慈心”“他们心中的慈爱犹如大棚里的反季蔬菜,层层发芽,时至秋冬,愈显清鲜”。
孩子们的世界是纯净而柔弱的,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王继颖更多的时候是用理解、温情和关爱走进不同孩子的内心世界,把爱化为涓涓细流,架起一座座慈心桥。“为师的心愿,是让这些与心有关的美好词语常伴为师,也常伴满天下的桃李。”
这部书和她已经出版的前几部散文集同样延续着“暖”的风格,处处流溢着向善向真向美的情怀。那些《彼时花落,此时花开》的硕果,用“勤劳的双手,热爱的匠心”打造出《四季生春》的别有洞天,无不令人感动和欣慰。《阴影里的光源》诠释了“师者父母心”的大爱与责任,“老师妈妈”就像阴影里的光源,照亮并温暖着被阳光忽略的角落。
《第22条领带》的温情尤其令人动容,提示着我们在面对每个生命个体时应有发自内心的善良、珍惜和尊重。坚守在岗哨的武警战士与家人6秒钟的“团圆”场景,用鲜艳的《闪电般飞过的红丝巾》明艳了雪域高原的肃穆,温暖了山谷的眷恋。燕赵督亢之地的高碑店市并不大,但古往今来却是人杰地灵,发生在小城的故事不胜枚举,《从“一”起步的甜与暖》《人间太阳花》《风驰过的街道》《肩灯照亮雨夜》……记录着身边的平凡人所做的一件件不平凡的事。他们用大爱诠释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更多的人送去阳光般的温暖。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犹如一株花树,有着自己生长的环境和土壤,而如何“照拂好自己这株花树”则决定了花树的发展和走向。面对生活中的无奈,我们究竟该如何治愈?如何给心灵寻找出路?或许答案就在《爱好里藏着良方》里。
掩卷深思,文学作为语言文字的工具,正是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让读者在美好中徜徉的同时感受温暖,实现着对人们的陶染、警示和价值观的引领,使读者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获得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