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书缘趣事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1-02 10:04

□周永战

我和书结缘纯属偶然,想来颇有趣味。现截取两个片段,回味那段因书而快乐的生活。

哥哥的“引诱”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农村普通家庭,直到上学了也未见家里有一本藏书,之所以爱上书都是因为哥哥的“引诱”。

哥哥是大叔家的儿子,他喜欢读书,也喜欢买书,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家里生活还都很困难,哥哥总是把大人给的零花钱攒下来买了书,而这是哥哥的母亲——我大娘坚决反对的,她怕儿子读书太艰苦,影响身体。一个执意买书,一个坚决反对,为了不至于被断了零花钱,最后哥哥只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买了书先放我这里,跟大娘谎说零花钱买了零食,找机会趁家里大人不注意时再转运回家,这样母慈子孝,不起矛盾。

我则坐享其成,读起不花钱的书来了。还记得最先读的几本是小说《深夜马蹄声》《新来的小石柱》《大刀记》《燕塞游击队》等,后来读红色经典《敌后武工队》《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刚》《战斗的青春》《山菊花》等。小人书更不在话下,零本的、成套的看了好多。再后来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怎奈当时认识的字太少,大多书都读得似懂非懂,倒是越来越爱读,越来越想读了。

可好景不长,哥哥考上了县一中,得住校,最勤一周回来一次。不过他每次回来还是先奔我家,让我替他把书藏起来,所以我也总盼周末,好有书看。过了两年,哥哥去保定上大学了,我也就“断了炊”。没书看很难熬,也只好节衣缩食,自力更生。好在我上学的社中(相当于现在的镇中或乡中)是人民公社所在地,那里有商店,商店里也卖书,卖得最多的是小人书。我学习哥哥,把零花钱三分五分地攒起来,好买书看。时间一长,我也积累了不少“私有财产”。我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大学毕业。

红薯与书

那是我上初中时一段有趣的经历。上课时我爱偷偷看课外书,我同桌爱偷偷吃红薯,我总有看不完的书,他总有吃不完的红薯。忘了谁提议的,反正一来二去我们俩就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哪天我给他带一本书,他就给我带一块冻红薯,就是冬天把红薯蒸熟后放在屋外冷冻,吃之前让它慢慢化开,再层层啃食或用小刀一层一层刮食,特像现在的冰淇淋,很好吃。

整整一个冬季,每到周六,他多带一块红薯,我多带一本书。他还有特别要求,周末这本书不要小人书,要大本书,厚的。唉,他这也是好打算,不吃亏呀!

过了春节,老师重新排桌,我们俩分开了,那个协议自然就失效了。后来我想,协议失效可能也是因为天气逐渐转暖,他的冻红薯要断货了。不过后来他还隔三差五地跟我借书,我再没有跟他要过红薯。多年后,每当聚在一起提起此事,我们俩都会为那个奇妙的协议开怀大笑,他也一直感谢我和红薯让他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