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儿时过春节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1-25 12:30

▢王日新

春节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全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有不少古老的年俗传承至今。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山西晋中一带,春节是色彩斑斓的,从春节到正月十五,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赶年集,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烧塔塔火,游九曲,打秋千,闹社火等等,热闹极了。

赶年集。进入腊月,大一点的村庄都要开年集,农民互相交易过剩的农产品,小商贩销售各种年货。我村逢一、五赶集,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好几条街,车水马龙,非常热闹。小时候可愿意跟大人们去赶集了,除了买年货、看热闹外还可以吃一碗香飘满街的猪油炒灌肠,可满足了。

自制烟花。那时家里没钱买很多鞭炮,我们几个小伙伴就自制烟花。把砖头的中间掏一个洞,底下留个小孔放捻子,把木炭捣成粉状,再从厕所的墙底部刮来白色尿碱,和木炭粉拌匀,这就是“火药”了。把这些“火药”放进放了捻子的砖洞内,压实,封好,翻过来,把捻子点着,立即冒出火花,有的能蹿三四尺高。

游九曲。每年过年时村里都要扎九曲,类似圆明园的迷阵。九曲是把竹竿和高粱秸秆插在事先画好的图案上,竹竿和秸秆的交汇处顶端隔一段放一盏油灯,便于人们夜间游玩。小伙伴们最喜欢夜游九曲,转来转去,有时好长时间才能走出来。有一次我们还碰灭了一盏灯,受到大人们的批评。

观社火坛。过年时在街中间搭建预制好的木板房,里面挂上做坏事的人受处罚的图,以这种方式教育人们要积德行善,不要做坏事,要做好事。

烧塔塔火。山西煤多,正月十五前我们村每条街上都要搭一两个塔塔火。用煤和泥土按一定比例拌在一起,和成泥状,制成砖头大小的煤泥块,垒成1.5米左右高的空心煤塔,然后用柴火点着底部,能够烧好几天,看看谁家的旺,寓意新的一年人、畜、财三旺。大人小孩们拿着馍在火上烤着吃,据说可以避邪去灾。

看社火(有的地方也叫花会)。据传晋中一带从清代开始就有闹社火的习俗,直到现在晋中市每年正月十五都举行“中国·晋中社火节”,晋中社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时候正月十五村里闹社火非常热闹,乐队在前面吹奏,后面依次有扭秧歌、跑旱船、倒骑驴等。最精彩的要数背弓、铁弓队伍,背弓是一人用架子背着一个小孩表演,铁弓是架子搭在马车上,每个架子固定好三四个高低不同的小孩,人推着铁弓走。这些小孩都化着妆,穿着各种角色的戏服,手里拿着扇子、手绢等,翩翩起舞,表演各种动作,被称为“空中舞蹈,流动杂技”。我们跟着社火队伍前后疯跑,满街乱窜,开心极了。

小时候盼着过春节,春节到了又希望过得长一点,可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春节匆匆溜走了,又开始了一年漫长的等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