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2-08 12:44
▢真启
甘蔗大致分两种,一种是黑皮的,外皮呈紫黑色,一种是青皮的,外皮呈黄绿色,皮色不一,诱惑力却相同。小孩子见了一定会磨着大人买一根,大人会毫不吝啬地挑一根长长的买下。在我的认知中,只有紫黑皮的甘蔗才是甘蔗,黄绿皮的甘蔗虽然也是甘蔗,感情上总不认同,可能小时候没吃过,没有味觉记忆。
小时候我家住在保定市区北关附近,附近路东有一家低矮的杂货铺,从针头线脑到烟酒糖茶,从四时果鲜到油盐酱醋,从成匹的花布到鞋袜衣裤,日常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光顾这里的大多数是附近大院里的主妇和小孩,小杂货铺一直很热闹,什么时候去都人满为患。春节前后甘蔗进货,为了挑选方便,特意摆在铺子里边靠门口的位置。甘蔗的到来使一分钱一块的水果糖受到冷落,甘蔗摊总有人在挑拣,有时一个大人带着两三个孩子围在周围,更显得拥挤。
甘蔗比水果糖受欢迎,自有它的道理。过年吃上一节甘蔗,增添不少甜蜜感。用菜刀在节处断开,用牙咬住甘蔗节一头的皮,用力一拽,一块皮下来,连续几次,皮剥光,手中便有了一段白白的甘蔗肉,咬一口在嘴里咀嚼,甘甜的汁水立刻充溢口腔,美妙的感觉通过味蕾顿时镌刻在记忆的年轮上,再也抹不掉,擦不去。随着年龄增长,小时候吃甘蔗的情趣渐渐淡化,特别是牙齿不那么给力以后,吃甘蔗已经是一种痛苦。
自从不能吃甘蔗以后,街上的甘蔗我都懒得看一眼,但还是注意到,甘蔗好像一年比一年变高了。小时候的甘蔗大多不到一个成人的身高,基本上跟一个小学生的身高相仿,论根买时很难找到长度满意的。现在可了不得,一房来高的甘蔗比比皆是,甘蔗节也跟着变长,不再是比手指头长不了多少的,而是与小擀面杖差不多。过去小孩子买根甘蔗扛在肩上就走,现在必须得断开。
买卖人很精明,想了许多方便人的办法,比如说剥皮。现在卖甘蔗的有剥皮工序,用特制的刀顺甘蔗上下划拉,甘蔗皮会长长的被割落,变戏法似的,甘蔗瞬间白蜡杆似的光洁。然后是切段,用一个小铡刀样的工具把剥掉皮的甘蔗切成一寸左右的段,装入塑料袋,买到手的是大糖瓜一样的甘蔗段,很方便咀嚼。当然,牙齿松动的人仍然不方便享用,于是,卖甘蔗的生出新招数,就是榨汁,真正实现了老少皆宜。
紫黑皮的甘蔗和黄绿皮的甘蔗功效相同,都有补充糖分、清热润肺、滋养润燥、补铁补血等功效。春节期间多食肥甘厚味,甘蔗可以清热润肺、生津健脾、醒酒解醉,过年时节嚼一节甘蔗是不错的养生选择,再加上“节节甜”的美好寓意,是甘蔗在春节前后集中热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