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新春走基层 | 拒马河畔百鸟鸣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2-11 08:23

绿头鸭在水边三五成群。

□保定晚报记者 邸志永 见习记者 王玲珑

2月9日,涞水赵各庄镇福山口村,山里的年味依然浓郁,许增利背着心爱的“大炮”,像往常一样出门拍鸟。

蓝天白云之下,拒马河自村边一路向东,向着百公里外的白洋淀蜿蜒。京原铁路的高架桥从小村上空越过,火车从隧道驶出,甩下起伏的山峦和清澈的河流。

长焦镜头一架,迷彩服一穿,为拍鸟专门搭建的“观察哨”一钻,许增利一待就是大半天。这是许增利9年来无数个日常。旷野从不缺乏栖息于此的生灵,也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对岸,棕头鸦雀叽叽喳喳戏水,许增利紧盯镜头,一动不敢动,唯恐惊扰了这群小精灵。不一会儿,棕头鸦雀结伴飞掠过水面,许增利的镜头也追随它们移向天边……

“就在春节前,我还拍到一群秃鹫在天上盘旋,瓦蓝蓝的天上,一架掠过的飞机成了背景板……”许增利说,这是他9年来,拍到秃鹫最多的一次。

结伴成群的大雁。

他的长焦镜头有时架在村头小山上,拍湛湛青天、飞鸟群群,有时架在拒马河畔,捕捉水鸟瞬间。

“常驻拒马河的鸟类有黑鹳、白鹳、白骨顶鸡、绿头鸭、䴙䴘、雉鸡、黑水鸡、斑鸠等很多,其他叽叽喳喳的雀类鸟儿更是数不过来。临时迁徙休整的鸟儿更多,有赤麻鸭、凤头麦鸡、针尾鸭、秋沙鸭、熊猫鸭、绿翅鸭、鸿雁、鸬鹚等。”许增利如数家珍。

鸟类是环境的“生态试纸”。漫步在拒马河边,能尽览山清水秀,也能看到环境质量的步步提高。

近年来,保定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力保障入淀河流水质,强化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整治……就连许增利所在的福山口村,都设置了生活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拒马河畔的珍稀鸟儿种类日益增多。

有着“鸟中活化石”称号的中华秋沙鸭对水质极为挑剔,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的中华秋沙鸭数量非常稀少,全球可能不足2000只。”许增利说,这两年间,他在拒马河拍到过两回。

去年10月份,许增利还在拒马河里拍到了另外一种“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这也是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濒危的珍稀鸟类。2024年,全球黑脸琵鹭共记录到6988只。”

拒马河的生态品质之优,由此足以得到印证。

“到三四月,过冬的鸟儿就会飞回来。”许增利说,到那时,拒马河会比冬天更好看,柳树发芽抽枝,鸟儿数量也更多。但去年,回来的候鸟明显变少了。

落日余晖下的白鹭。

2023年华北地区的极端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拒马河等河流水位陡涨。一年多来,保定人民辛勤耕耘,筑堤护安澜,安居生温暖,沃野储动能,洪灾肆虐过的痕迹已不明显。

“河道虽然治理恢复了不少,但鸟儿对栖息环境比较敏感,水鸟数量还是相比往年少一些。”谈到这里,许增利有些遗憾。

但汛期最能考验一座城市的韧性。从福山口南滩到平峪河东跨拒马河大桥重建通车,通往奔山的拒马河大桥畅通无阻……跋山涉水拍鸟儿途中,许增利的镜头也记录下拒马河恢复的点滴。

“虽然有之前暴雨的影响,但涞水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环境治理比较重视,所有村民的保护意识也提高了,没有人去祸害环境。”许增利觉得风物长宜放眼量,一时的天灾阻挡不了生态恢复的趋势。今年春回大地之时,在山清水秀的福山口村,会重新迎来更多候鸟归来,拒马河畔将会更加热闹!

青山满目,斜阳脉脉。拒马河给了福山口村一泓澄澈的秋水,太行山给了福山口村一片绿色的屏障,重建与恢复给了福山口村一种坚韧的力量。

相信在许增利的镜头下,百鸟相聚拒马河的画面会越来越多。(本文图片均由许增利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