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9-30 09:24
□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见习记者 段 恋 牛璐毅
秋日的保定军校广场,书香与烟火气交织。
9月26日,“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启幕,百余家出版机构汇聚于此,市民们穿行于白色展棚间,或低头翻阅旧书,或驻足聆听讲座。
人群中,直隶尚书房创始人李建辉正弯腰整理着展台上的书籍,汗水早已将他的短袖浸透。他将一本《世界通史》挪到合适的位置,又抚平另一本书卷起的书角。
“书放得不整齐,我心里就过不去。”他直起腰,用手背揩了揩额头的汗珠,笑容里透着满足。这位与书相伴20余年的爱书人,此刻的喜悦溢于言表。
此番地坛书市落地保定,对李建辉而言意义非凡。作为曾多次赴京参与地坛书市的老友,他见证了这一文化品牌首次走出北京,去年落户黄花沟公园,而今又移至军校广场。
“‘地坛书市进保定’,这是保定读者的盛宴。”李建辉说。他与北京发行集团已达成长效合作,决心“深度绑定,跟着书市一起走”,让京保文化协同的脉络在书香中延展。
在直隶尚书房的展区内,读者总能觅得惊喜。李建辉精心选配了两类书籍:一类是价格亲民、内容通俗的大众读本,另一类则是艺术、文史哲等专业学术著作。
“书市面向大众,既要老少咸宜,也要满足小众需求。”他解释道。这番考量,源于他对读者需求的敏锐洞察——无论是退休老人寻找诗词旧籍,还是年轻学生淘选社科经典,都能在此寻得共鸣。
选书如择友,李建辉的底气来自常年积累。“我对每一本书如数家珍。”他坦言,选书时需兼顾读者群体与文化层次,既要普及读本“接地气”,也要冷门专著“留深度”。
这种平衡之道,恰似他多年来在公益与经营间的探索:从昔日街头摆地摊,到如今拥有军校店、半亩方塘文化社区两处店面,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逾2万册图书供读者免费阅读与自习,直隶尚书房已成长为保定书院之城中一盏温暖而明亮的灯火。
每逢周末,直隶尚书房的公益讲座座无虚席。3年来,150余场活动涵盖文学、历史、非遗等领域,李建辉坚持“让老百姓听得懂”。
这种理念与地坛书市的惠民宗旨不谋而合——此次书市发放60万元惠民券,并推出八大主题日活动,让阅读融入市井生活。而在李建辉看来,书市的更深层意义在于“淘”的乐趣:“年轻人能在此遇见意想不到的书、文创与交流,这正是纸质书不可替代的温度。”
夜幕渐垂,书市华灯初上。李建辉望向展区前流连的读者,感慨道:“前几年,我从未想过地坛书市会走出北京,来到保定。”
书市终会落幕,但李建辉与直隶尚书房的坚守仍在继续。他们以书为舟,载着古城的文脉,在京保协同的潮头上悄然荡开一道悠长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