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4-29 10:10
四十六、厨师
1.应持健康证上岗,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杜绝带病上岗。
2.工作期间加强手卫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3.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
4.工作时戴口罩,穿戴工作服、帽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和工作服帽的整洁干净。
5.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要分开储存、分开加工;烹饪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6.严禁宰杀、烹饪野生动物或生病禽畜。
7.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按单位要求上报;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报告用人单位,并及时就医。
8.做好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和用具的清洁消毒。
9.上班禁止扎堆聊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下班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10.上下班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车上物品。
四十七、保安
1.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2.每日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按单位要求上报。若出现可疑症状,应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
3.做好值班室、集体宿舍等清洁,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消毒。
4.工作期间做好手卫生,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保持工作服干净整洁,定期洗涤,必要时消毒处理。
6.负责测量体温和外来人员登记的保安人员,与服务对象交谈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
7.工作过程中,若发现疑似症状人员,应及时上报并做好自我防护。
8.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9.负责医疗或隔离区域的保安人员,应按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10.避免参加群体性聚集性活动,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四十八、环卫工人
1.垃圾清理和下水道维修过程中应佩戴口罩、手套,避免用手触碰眼、口、鼻等处,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下水道维修工人还需佩戴护目镜。
2.工作时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及时清洁作业工具和垃圾收运工具,并定期消毒。
3.在道路清扫期间,如遇弃用口罩、手套等垃圾,应使用作业工具夹起后置于垃圾收运工具内,切忌徒手捡拾。
4.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作业时,尽量避开人群,错峰打扫。
5.上岗时,应穿工作服,并定期清洗消毒。
6.摄入食物的种类要尽量丰富,均衡营养,减少生食摄入,生吃瓜果要洗净,注意食品卫生。
7.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进行运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8.上岗前做好体温测量,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告知主管领导,并及时就医。
9.在清扫保洁过程中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和交谈。
10.下班后尽量不去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饭店、商场等;避免参加群体性聚集性活动,如多人聚餐等。
四十九、保洁员
1.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期间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报告用人单位,并及时就医,避免过度劳累,杜绝带病上岗。
2.上岗时应统一着装,工作服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3.每日保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抹布、喷壶等清洁工具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4.人员密集的场所,应错峰进行清洁。
5.摄入食物的种类要丰富,营养均衡,充足睡眠。
6.保洁会议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室内环境时,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面、扶手、座椅、公用设备等)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并作好记录。
7.在处理垃圾时,如遇弃用口罩等垃圾,切忌徒手捡拾。
8.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使用消毒剂时做好相应化学品的个人防护。
9.工作中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参加群体性聚集性活动,如多人聚餐等。
10.就餐时应避免聚集,减少交流,餐具需清洗消毒。
五十、服务员
1.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期间每日进行体温监测,避免过度劳累,杜绝带病上岗。
2.上岗时应统一着装,工作服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洗消毒。
3.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
4.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尽量避免与顾客直接接触,减少与顾客的交流时间。
5.工作期间加强手卫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6.均衡营养,适度运动,保证睡眠充足。
7.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报告用人单位,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杜绝带病上岗。
8.工作期间建议佩戴口罩,与他人交谈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9.就餐时建议自带餐具,餐厅打包带走,尽量避免堂食,如在食堂就餐应错峰,就餐过程中减少交流,并缩短就餐时间。
10.
避免参加群体性聚集性活动,如聚会、聚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