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5-12 14:18
本报讯 唐县柏江村,流转千亩荒山地种果树,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模式走出了一条扶贫脱贫致富路。目前,柏江村的苹果已经成功打入北京大型超市,去年合作社的15万公斤苹果中约七成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销售收入超过30万元。
柏江村位于唐县县城西北山区,距离县城30公里,是个贫困村,全村402户1129人。2014年,柏江村成立润升农业合作社,流转1000亩荒山种植苹果、中华寿桃、核桃等果树,涉及该村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在合作社从事苹果树种植、管护等工作,探索出一条“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扶贫模式,经过六七年的努力,已经带动当地和附近上百名村民受益。
果园里劳动的邸贺先。 苑少宁 摄
近日,笔者走进唐县柏江村李计权的苹果园,漫山遍野的果树绿意葱葱,果实累累,李计权夫妇正在果园里和工人们一起忙着为果树修叶压枝。正在果园里忙活的邸贺先大姐今年60岁,已在果园工作六七个年头了。“家里有老人有小孩,不能外出打工,能安排我到这儿干活,离家近,挺方便。这里有活我就过来,一年下来能挣六七千块钱。”邸贺先感激地说。
为了拓展苹果销售渠道,唐县电商服务中心设立电商服务站,成立专业的电商仓储物流团队,提供双向物流服务,各村把打包好的农产品免费运到唐县电商服务中心的物流部,然后再由这里的物流公司配送。同时,开展电子商务系统培训,从照片拍摄、小视频制作、推送时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并组织了“直播带货”活动。
为打响苹果品牌,合作社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产品信任度。唐县相关部门免费为其提供两套监测传感设备,通过该设备果农能了解果树生长情况,而客户则通过扫码可以了解苹果的生长、采收、物流等情况,极大提高了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
如今,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甚至是一部手机就能把苹果卖出去,让原来土里土气的苹果走上了更大的“舞台”。目前,柏江村的苹果已经成功打入北京大型超市,去年合作社的15万公斤苹果中约七成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销售收入超过30万元,带动13户人均增收10000元。
甄慧帅 耿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