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王一帆时间:2020-08-13 15:18
王春元,1937年2月生于张家口市,曾任河北工艺美术学校校长,省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研究所顾问,保定画院名誉院长,曾出版“王春元画集”“春元画牛”“牛的传统画法”“自娱集”等,作品自90年代至今多数作品被文化机构、藏家友人收藏。
春元话牛
春元先生爱牛,他说:“那时我在农村劳动,在那门可罗雀的特殊环境里,只有牛和儿童与我相伴,是他们慰藉我的苦闷和孤独,是牛的坚毅精神和忍辱负重的品格,激励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有了大半生的“牛缘”,对牛的感激和感佩,对生活和艺术的挚爱和执着,也才有了他痴心画牛三十年。
春元画牛
春元先生虽中国民间钟馗、布袋等神人形象也画得好,但他尤爱画牛,尤擅画牛。因其坚毅、踏实、沉稳、温良的好品格,牛向来是众多画家的爱物,古有韩滉、戴嵩、李唐等名家,近有徐悲鸿、李可染、黄胄等大师,都有以牛为题材的画作传世。春元先生画牛,则用传统的笔墨,画出了现代的意境。虽说“丹青最是痴情物”,但“丹青难写是精神”。春元先生不刻意地去栩栩如生描画牛与牧童的具象,而是在物象中自然地融入他自己独特的感受、深刻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和诚挚的情感,于是牛的内在神气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动感十足,表现出了自然风景中的人文境界——这正是中国写意画的审美价值所在。他的墨牛以块代线,以神传形,看似任意挥洒,实则落笔之后牛的骨骼肌理、行走坐卧的情态都超乎寻常的准确、生动,又传神。
春元先生崇尚大道至简的哲学,其写意牛形象朴素古拙,气韵生动、笔墨老道、意境深邃,给人一种深沉的宁静与深远的向往。他的每幅画里都透着的浓浓的乡情和爱心,那简洁明快浓淡相宜的水墨韵味,让人感到通体的舒展和安适,心灵的欣悦和净化,仿佛一下子把你带回了那日思夜想、温暖纯朴、安宁和乐的故乡,让人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有劲头,因此深得观者的喜爱,也甚得行家的盛赞。书法家欧阳中石曾为其牛图题词:“先求其形,再求其神,形神既得始可舍形而取神,然则入上品矣”。画家孙其峰先生惊呼“春元老弟画牛,貌离神合,不似而似,大有梁楷减笔遗风,妙极妙极!”作家苏叔阳看了春元的奔牛图“春风得意”后,欣然命笔,赞为“牛气冲天”。
春元化牛
春元先生通过画牛,抒发了其对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和生动活泼的生命的热爱,也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他是以一颗澄澈真诚的童心,幻化成了牛:用一双明亮的眼来观看,用一个充满童趣的心在倾听,像一个赤子一般在这个世界上陶醉、劳作、欢欣。“青年放牛,年老画牛。牛即我,我即牛,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春元先生的写照,也是先生的心愿。
文 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