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杨维民时间:2021-06-15 09:0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被古今文人墨客信奉为至理名言,亦是其孜孜以求想要抵达艺术理想的彼岸。引申到山水画领域,“以古为法,心师造化”为画界高手所循的心路历程,彭锦辉便是游移其中,潜心笃行的当代有为女山水画家。作为少有画气势磅礴、纵横沉雄大山水题材的女艺术家,她的画作博大浑厚,彰显张力;山情水韵,淋漓尽致。她出手不凡,为大家瞩目。
彭锦辉年少即酷爱丹青,渐涉书法、花鸟、人物,且有所造诣,后潜心于山水画的研习和创作。她是专业美术科班出身,大学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教专业,擅长中国画,主攻山水。她又先后师从河北农大艺术学院院长王继平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李铁生教授。从此彭锦辉一边教书工作,一边读书进修;一边研习传统,一边写生采风。她刻苦钻研画理画学,系统地研习了从五代荆浩到清代石涛、近代黄宾虹到现代李可染画作画论。艺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勤为桥。彭锦辉在秉承李可染先生的李门苦学派精神苦读勤学之时,还随恩师王继平教授、李铁生教授常年跋山涉水,采风写生。师生多次造访嶂石岩、白洋淀,还有雾灵山、崂山、尼山、五台山、广西贺州、黄姚古镇、兴坪古镇、广西三江、河南石板岩、安徽齐云山、宏村、五老峰、湖南张家界、山东青州、河北涞水大龙门等,都留下了彭锦辉写生采风万里的足迹。彭锦辉的大量的采风写生结集出版了《问道崂山》、《访山问水贺州写生作品集》、《访山问水五老峰写生作品集》等画集。天道酬勤,不负丹青。彭锦辉的山水画创作日趋炉火纯青,大气磅礴。她取法宋元山水风格明显,作品中既可看到受范宽、郭熙、马远、倪瓒等大家的影响,又可感受到她对王继平、李铁生二位导师的当代山水画艺术创新成就的追随和领悟。她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既有古人的笔墨风范,同时又在写生创作的体悟中,笔端传情,如诗在咏。她写实富有诗性、写意充满气韵,大画巨制愈加显出笔墨功底之超然。
中国的山水画更多地是关注人与自然的相融之道,彭锦辉重视写生意趣与笔墨语言在画面中的呈现,用笔能紧能松,用墨可收可放,较为自如地处理画面中笔墨形色间的平衡。她尊重自然物象,注重深入自然体悟写生之意趣,在实践中不断思索传统山水审美与当代视觉经验的矛盾化解。面对当下文化语境和学术课题,彭锦辉深入研究山水画的学术文脉与艺术经典,在表现时代特征和弘扬水墨精神的基础之上,执着于山水画的布局造境、笔墨营造方面的深耕细作。在创作中彭锦辉以书写性用笔入画,将山水画与书法的笔墨语言融汇一体,通过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一方面通过对传统山水的解构创作出新的山水结构样貌,另一方面将对山川的饱满情绪抒发于笔端之下,二者结合,可以看出她有意识地将山水画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文化情怀相结合,进一步拓展着山水画的内涵和外延。
苍润醇厚,墨韵天然。彭锦辉在山水艺术中的积极探索体现了她严肃的学术态度和对自然山水的领悟,她能够站在美术史的高度来关照自身的创作,寻获万卷书里最契合自己的一章。大家瞩目着她的艺术之路加速度行将至远,登顶万里路上她最喜爱的艺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