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为了一个11个月大的幼小生命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1-07-29 08:48




京保皖三地三院联手,京保多学科专家联动,合力救治重病患儿。千里之外取回“救命血”,连夜回输为患儿种下“生命的种子”。下沉到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成功完成我市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保定日报记者 王黛

“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7月26日22时10分,一路风尘,刚刚从千里之外的安徽芜湖赶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医生赵艳朋,一溜小跑,双手将一路不曾离手的造血干细胞保温箱,郑重交到主任秦茂权手中,他悬了10个多小时的心才算落地。

正是这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小小箱子,将给移植仓内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凡凡(化名),带来生的希望……

家住廊坊的凡凡,出生三天后便出现间断腹泻,两个月后因发热、咳嗽、喘息就诊于天津某医院。一个月后再次因发热、咳嗽、反复腹泻且大便伴有脓血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继而被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

“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目前比较理想的救治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帮助孩子弥补基因缺陷、控制病情。”凡凡的主治医生,来自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科的冯字清告诉记者,“如果不做移植手术,最多活不过二三岁。”

幸运的是,今年三月,凡凡爸爸得知,远在安徽芜湖的一位骨髓捐献志愿者,与孩子配型成功。这位捐献者是位医生,得知受捐者是个不到一岁的孩子,他毫不犹豫决定提供干细胞。

“在北京儿童医院,我们挂了干细胞移植科主任秦茂权的门诊,了解到北京儿童医院百级移植仓只有4个,需要等很长时期才能入仓接受治疗。”配型成功后,刚喜上眉头,满怀希望的凡凡爸爸再次陷入困境。

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今年6月,秦主任告诉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下沉到了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新建16个百级移植仓,现在是咱们国家北方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并且有至少15名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科医生长期驻守在那里,其中就包括秦主任本人。”移植科外的等候区,凡凡爸爸不时透过玻璃门注视着医护人员在病区忙碌穿梭,眼神透出无限期待。

当凡凡爸爸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作出决定:“就去保定!”

来到保定后,凡凡已有严重的肛周感染,腹泻和肺部感染,在秦主任的协调下,医院成立多学科诊治团队,京保多位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经过多学科会诊评估,将凡凡的身体控制到最佳移植状态,保证了下一步的移植成功率。

7月13日,凡凡进仓!

7月26日上午,位于芜湖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内,供者体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功采集。

“干细胞采集完之后必须要在24小时内输给患者,否则就会影响其活性;患者也需要在造血干细胞提取后的24小时内回输到体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冯字清说,按照手术预期设定时间的安排,移植预处理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清髓”,已经在7月18日开始持续至今,“对于预处理后的患者来说,移植是不能‘回头’的,一旦‘清髓’,没有供者的干细胞输进患者体内,一个鲜活的生命可能就会消逝。”

“前几日,我接到一项特殊任务,赶赴安徽取回造血干细胞,那一刻我感觉身上仿佛挑起千斤重担。”交接好造血干细胞保温箱,坐在医办室的赵艳朋如释重负。

7月25日7时,刚刚下夜班的赵艳朋匆匆踏上前往安徽的路程。

“在医院,当看到那珍贵的血液从供者体内缓缓输出,又装箱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百级无菌仓里凡凡那张等待新生希望的笑脸。”7月26日12时,拿到干细胞保温箱的赵艳朋直奔飞机场,一路马不停蹄,一路忐忑焦急,一路颠簸辗转,终于在规定时间赶回医院。

很快,移植科干细胞实验室内,秦茂权率领北京、保定方面6位医生,开始紧张地进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去红去浆,一直到27日凌晨零点30分,这项工作顺利完成。

“移植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孩子自身情况,对干细胞数量进行精准测算,之后干细胞便可以回输到孩子体内,这一工作还需要进行大约一个多小时。”坐在办公室稍作休息的秦茂权告诉记者。

时间一分一秒在电子屏幕上跳过。3时45分,造血干细胞开始缓缓回输到凡凡小小的身体;5时10分,回输完成!

“生命的种子”在下沉到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完成了“种植历程”,我市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在这里画上圆满句号。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的下沉,让代表国家顶尖技术的科室开到保定老百姓“家门口”,同时进京求医却一床难求的全国患者汇聚到保定,在品质生活之城中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这是做大做强生命健康产业,打造‘健康中国’保定样板的具体实践。”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意味深长地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