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E时代>

市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 贷款买车陷阱要注意

来源:作者:时间:2021-08-02 12:11

近期,市消保委接到多起贷款购车消费纠纷投诉,问题集中于“零利率”贷款买车却多出来数额不小的手续费、贷款买车不知不觉“违约”、保险押金退还难等,这些消费纠纷的共同点是多数消费者手里没有购车合同。

图片
贷款买车“套路”多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贷款买车可抵消一部分因为通货膨胀而带来的损失,同时还能为消费者保留一定的周转资金。从个人角度来说,贷款买车让更多消费者提前购车,存钱压力相对较小。经销商顺势推出各种优惠贷款政策,以吸引消费者贷款购车。但有些不良商家为获取额外利益,蓄意坑骗,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其设计的陷阱。

图片
陷阱一:虚假的零利率

为了刺激销量,经销商会推出众多零利率、零月供、免息、贴息等购车金融促销政策来刺激销售,但实际上,这当中有不少猫腻。最常见的问题是4S店要求消费者缴纳多种手续费和保险押金等费用。在办理车贷后,才告知消费者需要缴纳办理车贷的手续费,而且这笔费用不低。

图片
陷阱二:指定保险公司投保

经销商强制在4S店内指定保险公司投保首年全额保险和次年保险押金等。全部算下来,贷款不赚反亏,需多交不少钱。当消费者想变换保险公司投保,消费者的次年保险押金就被经销商“没收”了。

图片
陷阱三:手续费是给金融机构的

消费者在贷款买车时,4S店一般会收取手续费。如果消费者询问什么手续费,经销商会声称贷款手续费是给金融机构的。但正规的金融机构是不允许收取贷款手续费的,所以这是经销商自己核定的费用。

图片
陷阱四:贷款公司扣押车辆

除经销商外,消费者在贷款买车时还会遇到购车时的贷款公司。市消保委在浏览网上公开的贷款公司套路时,发现陷阱设计有:购车者在汽车销售店买车,从银行贷款,银行请分期公司做担保方然后放款;多方签订合同过程中,分期公司趁车主不注意在合同中留下空格或直接拿走合同,甚至以银行担保为由扣留车辆合格登记证书;购车者提车后,分期公司以未买指定机构保险、还贷逾期、GPS出现异常等“违约理由”,通过GPS找到车,用备用钥匙将车开走或以有车辆处置权为由,分期公司向购车者索要违约金、罚金、收车费、停车费等高额费用多达十几万元。

在上述过程中,消费者未对合同足够重视,让不法贷款公司有机可乘。如布满空格的合同,让对方可自主增加多个不合理条件;又或是一式三份的合同,消费者却一份都未掌握。此时,不法贷款公司会以各种理由扣押客户车辆,要求赔付高额“违约金”。例如:未在指定机构购买保险,违约;还贷晚了1小时,违约;车辆前往外省、车辆长时间停止不动,统称“GPS出现异常”,这些所谓的“违约”都让分期公司迅速扣押车辆,坐等车主上门。

图片
市消保委为消费者贷款购车支招

须保留一份合同。在签合同前消费者要了解清楚各项信息后再签字,注意有无多出的空格,以免贷款公司动手脚。签署合同后,必须自己保留一份,以此作为证据。

保持清醒,及时提出疑惑。消费者在贷款买车时,需在每个环节保持清醒,有疑惑要及时提出质疑,切忌因急于提车而随意签署各种合同。

办按揭贷款前要协商好退订协议。汽车按揭在办理过程中,购车者可能遇到未成功审批发放贷款或比较慢的情况。此时要慎重缴纳订金,如想退订,在一些案例中经销商是拒绝退回订金的。因此,办按揭贷款要提前与经销商协商好退订协议。

拒绝强制保险。消费者遇到经销商强制推销保险时,要及时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