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1-08-03 10:02
在高水平人才训练培养上立体发力,为保定运动健儿多年来在赛场上持续扬威,提供了不竭动力——
□保定日报记者 邸志永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3米板决赛中,随着王涵夺得银牌,保定4名奥运健儿的比赛全部结束。
至此,保定4人出征,全员金牌,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其中,李冰洁和张一璠获得的奥运金牌,是保定籍运动员获得的第9枚奥运金牌。
如果算上24位世界冠军、32位亚洲冠军、150多位全国冠军,保定在全国293个地级市中,“冠军之城”实至名归。
9枚奥运金牌成色十足
由“跳水女皇”郭晶晶、“水蝴蝶”钱红、射击大满贯庞伟、跳水名将王涵、游泳新星李冰洁、张一璠等6人分别获得
保定第一枚奥运金牌,来自“水蝴蝶”钱红。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钱红以打破女子100米蝶泳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金牌,她也是中国女子100米蝶泳第一个突破1分钟大关的运动员。
9枚金牌中,保定有4枚奥运金牌,来自有“跳水女皇”美誉的郭晶晶。2004年,郭晶晶在雅典奥运会获得女子单人3米板与女子双人3米板两枚金牌。2008年,郭晶晶参加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子单人3米板与女子双人3米板两枚金牌。
同样在北京奥运会上,庞伟获得男子10米气手枪金牌。此次东京奥运会,庞伟先夺男子10米气手枪铜牌,再获东京奥运会十米气手枪混合团体金牌。获得两金两铜4枚奥运奖牌的庞伟,还是男子10米气手枪项目的世锦赛、奥运会、世界杯“大满贯”得主。
跳水名将王涵,则是保定第四位奥运金牌得主,同样是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冠军得主。00后的李冰洁和张一璠,则是保定年轻的奥运会金牌得主。
崇勇尚武的历史传统
地处燕赵慷慨悲歌之地,拥有雄厚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基础
崇勇尚武的文化传统,是保定产生优秀运动人才的先天土壤。
保定地处燕赵大地,位于中原农耕民族和关外草原游牧民族交汇地带,自古战乱频发。特殊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让这里孕育出崇勇尚武的传统。
古语云:“听书者知山东好义,读史者知燕赵慷慨。”在文史之中,关于燕赵尚武的记载颇多。
荆轲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韩愈在《送董召南序》中开篇写道:“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大文豪苏东坡同样感慨:“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
崇勇尚武的血脉始终相传,到了抗战时期体现尤为明显,保定成为著名的红色抗战英雄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就诞生在保定阜平。这里还涌现出狼牙山五勇士、王二小、敌后武工队、雁翎队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
崇勇尚武传统下,保定人历来有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习惯。这里每年举办登山节、长跑节、健身节、篮球节……社区运动会、老年运动会、机关运动会、学校运动会等活动, (下转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