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作者:时间:2022-06-13 08:38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屈原无疑是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全国各地纷纷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缅怀屈原。可是你知道这位楚国贵族实则姓“芈”吗?
在2000多年前,人们为什么尊称他为“屈原”?湖北省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青铜器,揭示了“屈”氏的由来。
在湖北省博物馆内,“楚国八百年”展厅正展示楚国的历史和文化。展厅内的“上下求索”单元展出一系列楚地出土的简帛文字、漆画图像等,再现楚国独领风骚的文学和神秘瑰丽的艺术。一件置于走廊尽头的青铜器熠熠生辉,其铭文“印刻”在墙面上,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这件文物名为“楚屈子赤目簠”,出土于湖北随州,年代大约为春秋晚期。簠是盛粱、稻的容器,器盖和器身形制相同,故而可以倒置。
楚屈子赤目簠铭文拓片
特别珍贵的是,这件器物盖内有铭文6行31字,记录了这件青铜器的主人是楚国一位“屈”氏,名为“赤目”的贵族。这件器物是为他第二个女儿“芈璜”出嫁而特意铸造的一件媵器,也就是陪嫁品。
据介绍,在先秦,姓和氏是分开的,男性贵族有姓也有氏,但通常不称其姓,平时都是用氏。与之相关,古代男子有名也有字,出生时取名,成年后取字。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向振告诉记者,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便以“屈”为氏。在当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楚屈子赤目簠铭文
李向振说,借助这件器物和铭文,也证实着“屈”氏源流。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既有姓和氏,又有名和字。后世人们为了方便区分,就逐渐盛行以氏为姓,由此,“氏”和“字”组合起来,便是“屈原”称呼的缘由。
“如果屈原生活在今天,我们应该叫他‘芈平’。姓氏的更迭变化,体现了社会形态的改变。从尊卑贵贱到人人平等,屈原和他的时代已经远去,但从他的称呼中,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变迁、民族的延续。”湖北省博物馆讲解员彭心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