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这是一家中小型企业,却在微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熠熠生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无人机发烧友,将爱好做成事业,再到千万级企业——

项目建设一线行丨玄云动力:飞航“中国心”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7-08 06:19

玄云涡喷发动机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刘沛敏  摄

开 栏 语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今年上半年,我市部署了一系列扩投资、抓项目政策,强力推进一大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在全年时间过半之际,为深入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部署,唱响“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主旋律,以高质量产业项目推动“五个走在前列”“两个新样板”落地落实,本报推出“项目建设一线行”重点专栏,全面展现各县(市、区)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稳增长的进展、成效。敬请关注。

□保定日报记者 于建雪

作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是如同“心脏”一般的存在。

在保定,有这样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无人机发烧友,把热爱与才智,投入到研发创新中,只为给无人机装上强健的“中国心”。

7月2日上午,伴随着轰鸣声,30KG推力的SW300PRO涡喷发动机持续喷射出火龙。在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玄云涡喷动力设备研发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涡喷发动机进行整机性能测试。

自2013年成立至今,玄云公司专注于微小型航空涡喷发动机的国产化开发,已拥有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去年,公司销售各种型号涡喷发动机3000余台,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

在玄云公司2楼展厅,企业自主研发的14款各推力级别的涡喷发动机依次排列。“这些涡喷发动机已实现批量生产销售,与主流进口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拥有体积小、质量轻、推重比高、加速快、油耗低等优势,凭借良好的品质和口碑,玄云品牌在业内已经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谈及一个个动力“心脏”,玄云公司副总经理霍向龙如数家珍。

轻触6KG推力的SW60B涡喷发动机,霍向龙神色凝重,“这款发动机的诞生,记录了一段企业不为人知的成长历程。”

2008年,因参赛,包括玄云公司董事长王冬在内的几个无人机发烧友汇聚在一起,开启了逐梦之路。之后,在北京举办的一次航空展上,他们看到了一台欧洲产6KG推力级别的涡喷发动机,因好奇用手触碰发动机时,被工作人员喝止:“贵重物品,只能看不能碰。”“这有什么难的,我们自己造发动机!”从此开启了他们的逐梦之旅。

“玄云不是突然诞生的。2008年到2013年是摸索阶段。头3年,一穷二白,我们只能在一间30平方米的地下室拆装、研究。再3年,我们租了一个约500平方米的两层民房,上了一些设备,开始有了订单。前十来年,基本是培育市场,年销量10来台,价格不及成本的一半,是赔钱干事。”霍向龙说。

2017年,玄云公司成功研制6KG推力SW60B涡喷发动机。其体积小、质量轻、油耗低、推重比大,售价仅七八千元。因为技术和价格优势,这款产品很快占领同型号国内外市场,实现了玄云人多年夙愿。

“30KG推力的SW300PRO涡喷发动机也是公司的一款拳头产品,具备5000米海拔启动能力和10000米最大升限,可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工况使用要求。”霍向龙说,经过两年的反复测试改进,2018年这款发动机的各项参数获得整机制造商认可,开始批量生产,企业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

随着技术、口碑、信誉积累,玄云公司的订单直线上升,但因厂房、设备等因素,公司产能受限。2018年,保定·中关村在筛选潜力企业时,相中了玄云公司。玄云公司获批2300多平方米的厂房,且免费使用三年。

在市发改委、高新区管委会、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大力支持下,玄云公司与清华、北航、航天三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扩产能、强研发,公司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200万元增长到了去年的3000万元左右,并拥有专利27件,软件著作权2件。

“上个月,玄云高性能涡轮喷气发动机项目一期生产车间1、2号楼封顶。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40.8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是今年高新区获批省重点项目之一。”霍向龙介绍,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集聚产品上下游资源,带动机械、电子、材料、控制等领域协同发展,为区域发展积蓄后劲。项目预计2023年完工,达产后可增加200个就业岗位,年产量达6000台,销售额达5亿元。

从30平方米的地下室到500平方米两层民房、到创新基地2300平方米厂房、再到 5.9万平方米项目,玄云公司专注研发,实现发展“三级跳”。

“我们遵循‘引高端、搭平台、建氛围、做示范’的思路,严格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等产业定位筛选企业。玄云公司是我们筛选的众多企业中的一个代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曙光介绍,目前,已吸引包括中国信通院、中创燕园、诺未科技、隆元达等326家企业和机构注册办公。入驻企业累积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知识产权1000余件,吸引双创人才3000多位……伴随着科技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入驻企业正茁壮成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