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7-09 05:51
□保定日报记者 牛志宏
通 讯 员 付 纯
6月25日,是市民郑亮红的母亲72岁生日。这一天,他准备的生日礼物中,有张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卡片。花费不多,120元,却能满足老母亲不用再花市场高价去关汉卿大剧院看戏曲演出的心愿。
这样的卡,郑先生给自己和妻子也各备了一张。一次的小花费,消减了夫妻俩定期周末出游的景区支出。除了看戏逛景区,郑先生还打算带着母亲挨家尝遍惠民卡中可以打折的保定美食。
现如今,像郑先生这样“慕名”购置文化惠民卡的市民越来越多了,与他们的消费同步,对惠民卡中“惠”的体验越来越深入人心。
可别小看这么张文化惠民卡片,对普通市民而言,它是包括游、食、宿、行、购、娱领域的实惠和便利;对全市而言,它是身兼省定20项民生工程和保定市20件民生实事双重身份的文化惠民工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2022年20项民生工程工作部署,省文旅厅牵头组织实施全省文化惠民工程。按照人口数量分配,我市文化惠民卡年度任务数量1.2386万张,文化惠民券年度任务数量24.7721万张。
承担这项任务的保定市文广旅局自我加压,设立了年度发放不低于5万张文化惠民卡、不低于100万张文化惠民券的目标任务,并被列为保定市2022年20件民生实事之一。
两组数字的升级意味着,保定文广旅局需要付出完成省定任务数倍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从2022年开年落地起,全局上下就开足了马力想足了办法,各层次的协调联动开始了:一切可能促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力量都被发动起来,从惠民项目的底层覆盖到资金的筹集补贴、到完善健全的发行渠道环环相扣,都是为了让文化以更接地气的消费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情况纳入县(市、区)委书记动态考核月点评内容,逐级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成为惠民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一套精细的《保定市2022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成为市文广旅局惠民工作专班的行动准则;根据我市实际和各县(市、区)常住人口数量分配卡(券)任务数量,成为惠民工程的数字推动力。
河北梆子剧团、河北梆子一团、保定老调剧团、保定艺术团、保定艺术学校、保定市群众艺术馆等市属院团以及部分社会文化组织全部纳入文化惠民券任务对象,把好戏好剧好节目送到群众身边,引领推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
以增强保定市文化旅游惠民卡影响力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拉开了大幕:“首届保定文旅星达人抖音大赛”开启,保定本地知名抖音达人对加入保定市文化旅游惠民卡的近20家商户进行集中探店,激活夏日文化消费市场;在全市主要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通信运营商营业厅合作设立“保定市文化旅游惠民卡服务驿站”,建设惠民卡常态化固定推广站点;联合户外俱乐部及景区举办露营节,挖掘旅游资源,释放消费潜力等……步步跟进,克服几波次疫情带来的低迷影响,全面激活保定市域内文化旅游生活。保定农行也将倾情加盟,为此次活动举办提供爱心资助。
半年的全马力加速跑,保定文化惠民工程收获满满:在每个月省里开具的关于20项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的通报中,保定一直遥遥处于第一梯队;早在4月25日,就完成省里的年度任务;截止到6月30日,保定市共发放文化惠民卡33417张,完成市里既定目标的67%;发放文化惠民券795846张,完成率80%。
但显然,这样的答卷并不能让文化惠民工程的执行者们“知足”止步,下一步的谋划已经陆续进入状态——
更大力度拓展文化消费项目内容,在数十家A级景区、影剧院、酒店、餐厅、KTV、体检中心、汽车4S店等或免费或优惠福利的基础上,争取将更多文旅场所、场馆纳入惠民卡服务范围,将原有的卡面实际价值继续扩大,个人出资比例低于6‰;
借助8月份将举办的第五届市旅发大会这一契机,以 “保定有戏·百场演出惠民生”为载体,组织市属专业文艺院团到承办地徐水区、清苑区上演百场戏剧、综艺演出,免费向群众发放文化惠民券,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欣赏到高质量文艺演出;
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免费开放,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创排打磨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双下锅《大漠青春》、保定老调《邓小岚》、小品《人生》、表演唱《赛秋》、舞蹈《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文艺作品。
2022年的保定文化惠民工程,还在加速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让更多群众走进景区、观看电影、欣赏展览、阅读图书,让优秀精神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