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7-12 08:53
□保定日报记者 刘 澜
除了日常铺垫、擦洗,毛巾还能干什么?
7月9日的高阳县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大会上,一款毛巾成功解锁了新技能——“唱”昆曲。
仔细端详,柔软抗菌的长绒棉纱和精美的戏曲人物刺绣并非毛巾的独特之处。那么曲儿是如何“唱”的呢?原来,包装和水洗标上印制的二维码才是“灵魂”所在。
“清晨洗漱前随手一扫,手机里就会播放昆曲经典演出片段,让优美的唱腔开启一天好心情。”高阳土布提花技艺传承人段惠,亲自参与设计创作这款非遗联名文创礼品毛巾,希望带给消费者和戏曲爱好者不一样的品质生活体验。
为何产生了这样的创意?段惠表示,高阳县是“百戏之祖”昆曲北方流派的发祥地,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纺织之乡,在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两种文化有机融合,成就了两项非遗传承的跨界合作。
创作过程中,企业积极吸纳北方昆曲剧院的意见建议,首批选取昆曲代表剧目《牡丹亭》《续琵琶》《长生殿》《红楼梦》《李清照》5部作品中经典人物形象,以数字化刺绣工艺在毛巾上精美呈现,并特别设计出传统唱片形式、时尚透明外盒两种包装供消费者选择。
除了“有文化”,品质依旧是毛巾的关键。40×80大尺寸、抗菌长绒棉、立体刺绣、先进的织造工艺……段惠笑着说:“要做就要做出高阳毛巾的品质。”
据了解,有着400多年发展历史的高阳纺织业,至今已形成产值超400亿元的产业集群,占全国毛巾、毛毯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未来,高阳县将积极抢抓数字发展重大机遇,进一步树立数字化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建强载体平台,坚定迈出“数字化+纺织”转型发展之路。